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九章 打死不干!(1 / 2)

加入书签

“逸云,我没这个意思!”李玄明急忙道:“你怎么能这么想呢?”

李贞也说道:“逸云,你别误会。”

杜丰年道:“自古以来,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这是莫大的荣耀,你可千万别觉得这是羞辱你。”

“我明白!”秦牧知道这是时代使然,“但恰恰就是这种理念,禁锢了这片土地,禁锢了这片土地的百姓,使得这片土地发展的很慢很慢,一两千年了,还没有太大的长进。

在我看来,朝廷难辞其咎,不是人间没有人才,而是朝廷不关注这些,实际上,任何一种进步,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进步。

日积月累,才有了现在的生活。

这杂交水稻是可以让全国百姓吃饱饭的,封公不为过吧?”

“不为过。”李玄明摇摇头,他甚至觉得封个国公都捡便宜了。

“但我不要,我只要二十年专利,这二十年内,朝廷想要粮种,就必须从我这里拿,但我不要钱,我只要同等粮种的粮食!”

秦牧说道:“此外,朝廷还要大力发展农业,鼓励百姓去钻研发现新的粮种,去试验,从国家层面去发起计划,主动培养农业人才。

二十年后,我依旧不会主动把杂交技术上交,但是在这二十年内,如果有人能培育出杂交水稻,朝廷应该鼓励,应该重赏,将其名,传播天下。

不仅仅是农业上,还有生活上的巧思,如果有改进,也应该鼓励。

只有重视他人成果,保护他人成果,才能使得民间的人才冒头,真正引来人才井喷。

所谓人才,不只是打仗的武将,读书的文臣,还有三百六十行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积极奋斗的百姓!”

这一刻,杜丰年明白了秦牧的意思。

高圣元也懂了。

朱渐离叹了口气,眼神也复杂到了极致。

秦牧是用这粮种,来撬动整个大贞,逼迫皇帝去尊重民间人才。

这份心思,绝对不是为了谋私。

否则,他也就不会说出,交换粮种同等重量的粮食。

李贞肃然起敬,“逸云,你......”

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

他只觉得这一刻的秦牧,浑身都在冒光。

就像是古书里的圣贤,从书本里走了出来。

李安笑了,“好孩子!”

李玄明还以为秦牧想要要挟朝廷,但听到这一番话后,他着实惭愧,旋即很是认真的说道:“我以人品做保证,你说的这些,我一定会努力推动,变为现实!”

秦牧这才点头,虽然想要推动很难,但总要开个头,“记住了,我要同等重量的粮种,从今天开始,秦家村除经济价值之外的作物,全部栽种新稻种。”

“秦家村也没多少土地,就算种满了也不足以覆盖京兆。”李玄明道。

秦牧想了想,“就把渭南县划进来,那个县令徐子陵还不错,对外就让他来主持这件事,村子里会派人去扶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