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3章 开封解围(1 / 2)

加入书签

靖康元年正月下旬,寒风如刀,吹在开封城墙上,杀气弥漫。各地的勤王援军终于汇集而至,宋军城下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首先到达的是马忠所率领的京西募兵。他们是一支匆匆集结的民间义勇军,多是各地民间好汉组成,带着一腔抗敌之血,浑身上下透着不服金人压迫的怒火。马忠抵达开封时,金军也恰在顺天门外布阵,气焰嚣张地列出队形,似乎在挑衅城中的宋人。马忠望着敌军,眼中露出寒光,厉声道:「弟兄们,这些敌贼在我大宋土地上烧杀掳掠,视我百姓如草芥。今日,且让他们看看咱们的血性!」

募兵中各地的义勇闻言,皆是义愤填膺,纷纷吼出誓言。马忠一声令下,这支义勇军如狼似虎地冲向金军阵列。初一接战,金军因轻敌未做防备,被突如其来的冲击打了个措手不及。募兵虽不似正规军训练有素,但人人眼中带有死志,几乎是不顾一切地向金兵杀去。金兵稍一退缩,募兵们便猛扑上去,虽兵刃未及人,但气势已压倒敌军。然而,这些募兵终究新组,尚未经历生死考验,不久便在金军的强劲反扑下逐渐溃散。然而,他们的拼死一搏还是让金军感受到顽强抵抗的压力,许多金兵负伤,狼狈不堪地退至阵后。

不久后,京东巡检使范琼率领的一万骑兵终于赶到。范琼将士们自从踏上开封路,便目睹沿途的尸骨与废墟,对金人的憎恨早已埋在心中。范琼将队伍一分为二,一队突袭金军侧翼,另一队则隐蔽迂回至金军后方,一声喊杀,骑兵如风卷残云般席卷而来,击破了金军外围防线,逼得金军仓促应战。

几天之后,号称宋朝西军中最强劲的援军也抵达了。由河北、河东路制置使种师道率领的泾原、秦凤七万大军浩浩荡荡,旌旗蔽日。这支部队虽远道而来,士气却丝毫不减,沿路更是虚张声势,鼓吹「种少保领百万大军前来勤王」,以振奋京城士气。种师道骑在马上,手持马鞭,指向远处的金军阵营,沉声道:「金贼敢犯大宋天子之城,焉能容他们安然无恙?今日,我们便让他们知道,宋人绝不懦弱!」

种师道一声令下,西军分列队形,威严雄壮,阵中战鼓雷动,如山岳轰鸣,声势震天。西军乃是边疆精锐,士兵皆经过严格训练,手持长枪大戟,步履整齐,目光如炬。西军士卒列阵齐整,丝毫不惧金兵威势,前排弓箭手蓄势待发,待种师道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瞬间让金军阵前死伤无数。

西军如同一道不可撼动的铁壁,配合募兵和京东骑兵,步步逼近,将金军的进攻压力逐步抵消。这一刻,城中的守军和百姓第一次看见,宋朝并非无人可战。开封城墙上,不少百姓振臂欢呼,守城的禁军也士气大增,甚至有人涕泪纵横,感慨终于盼到了援军。

而金军将领听闻「百万大军勤王」之言,不禁面色微变,心中虽知对方夸大其词,却也不得不防。此时,金军帅帐内,镶蓝旗主完颜斜也皱眉,正色道:「看来宋军倾尽全国之力,要与我们决一死战。」金军主帅完颜宗望沉吟片刻,目光阴沉,挥手下令暂时撤兵孟阳,准备重整策略。

北风呼啸,开封城内外沉浸在来之不易的短暂安宁中,各路勤王大军抵达带来的振奋尚未消散,开封城的军民百姓热泪盈眶地见证着宋军的壮盛气势。金军在完颜宗望的指挥下缓缓北撤,李纲与诸将的统筹部署终于让开封的防线稳如泰山。城中的百姓眼看守城大军节节有望,不少人上城观望,甚至自发带着粥饭、水果来慰劳守军,一片军民同心的热烈气氛让人感到些许温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