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占城观火(1 / 2)
因陀罗补罗,晨雾未散。这座建于河畔、以赤红石筑起的佛逝王城,此刻仍弥漫着沉静的气息。但城内金蛇殿中,数位王国重臣已围坐在象牙镂花圆桌旁,灯火摇曳,宫灯后的帷幕不时透出外头守卫们移动的身影,气氛紧张得如干草遇火。连日大雨,似在为北方骤变垂泪。长长的石阶上,宫女们拂去积水,宦官奔走如风,传报一则又一则惊世消息。占城国王诃梨跋摩四世端坐在象首石椅上,目光沉如夜海,听着来自北方的风暴报告。
诃梨跋摩四世,年近五旬,肤色古铜、发鬓已白。他手持象骨杖,目光冷静地扫视众臣,一言不发。开口的是宰相因陀罗僧伽,他身着红金法衣,眉目如刀,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忧虑。
「北方的大宋天朝似乎遇到了麻烦,交趾如今兵锋已越过钦州、廉州,攻至广南东路之境。根据我们安插在广州城中的密报者来信,交趾挥军十万,以侬宗亶为名义统帅,杜英武实为主帅,自称‘收复越武帝(赵佗)祖地’。」
他顿了顿,看了眼地图,「他们的前锋部队已至合浦,若不是大宋在梧州设防坚固,恐怕整个两广都将落入其手。」
海军大臣维阇耶罗阇皱眉:「交趾有船,却未敢强渡北海口。他们还在等时机,但若真能拿下邕州与柳州,联通十万大山诸寨,交趾之势将如虎添翼。吾等……该有所为。」
「不可躁动。」婆罗门祭司婆娑提婆摇头,珠链叮当作响:「如今非我占城与交趾决一死战之时。」
外相达摩那伽沉吟道:「但若我等再不应对,交趾坐大后,下一步便是重提昔年讧战,向我国讨还‘古占’三州。他们内部虽有汉人与芒人矛盾,然李氏王族尚存,军中亦有往昔官员,内外结合,愈加稳固。」
「……静江已降。」宰相因陀罗僧伽低声道,手中卷轴湿透了一角。他眼底闪过一抹不可置信,「大宋中枢似乎默许交趾军夺取岭南,万俟卨竟然直接主导割让静江府,彷佛交趾已非藩属,而是独国。」
「可惜他们高估了自己。」外相达摩那伽冷冷一笑,手指轻点案上地图,「杜英武趁虚北上,广南西路诸郡望风披靡,却未料杨嗣明于广东登陆,兵分三路意图擒狮——结果反为一支明教贼军设伏,折损近万人,水陆具灭。」
「可怜可笑。」陆军大臣阇耶跋摩闷声道:「最绝者,是那神出鬼没的明教水师。竟能避开北部湾各大港口防线,自琼州西渡,直入升龙河口。」
「升龙……」诃梨跋摩四世终于开口,声音如大鼓轰鸣,带着古老的哀愁,「如今又易帜,李氏灭亡,阮氏窜起,称天命改姓,却甘拜明庭为宗主,何其快哉,又何其悲哉。」
因陀罗僧伽沉声补充,「此次政变应是与明军里应外合。」
诃梨跋摩四世沉默良久,起身,负手望向窗外烟雨迷濛的石塔,「我们的敌人不是芒人,而是那位能在数年之间,令海上诸岛降旗、令交趾从叛而合的明光仙子,传闻乃观世音菩萨显化。」
众臣静默无言。
而更劲爆的消息传来后,佛逝内城议政大殿内却如置寒霜,气氛紧绷得连蝉鸣都不敢越墙。
高棉那个苏耶跋摩大帝在金边割地赔款,俯首称臣双手奉上占城人世代与之争战的南部水真腊。更让占婆众臣颤栗的是,那位之前还在升龙被捆出城的杜倚兰太后,如今竟成了粤南国的名义国母,带着她的忠犬杜英武与大明军将一起出兵水真腊建起粤南国,最后明军和安南军不仅摧毁了阮朝最后的残余势力,还将整个交趾完全纳入大明版图。
「自从唐室以后,这是首次有人将交趾整合得这么彻底……」宰相因陀罗僧伽声音低沉,眼神却极其清明。「高棉失败,是因为他们以为这是昔日李朝与我们的犬牙交错之战。他们错了。这是大明的战争。」
陆军大臣阇耶跋摩愤然起身,手掌重重拍在桌上:「若高棉之兵尚败,大明若南下,我占城何以自保!」
「不可妄动!」外相达摩那伽立刻喝止,「正因大明军势方盛,东南诸国人人惶惶,我等尤应稳住阵脚。此刻若有一丝动作,只会如投林之兔,引火自焚。」
祭司婆娑提婆低诵梵语,声若流泉:「佛祇言:观心如镜,应万变而不惊。大明天朝既已吞交趾,便无再战之意。今粤南国、交趾皆为其代理人,欲图商道贯通,非欲灭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