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章 别去京城!(1 / 2)

加入书签

楚歌一时也想不通,索性不去想。

修炼,睡觉!

不过话说,今晚是除夕夜。

在老家的话,还能看看春晚什么的,这个世界果然很枯燥啊!

又不能找穆雪穆兰聊天,好孤独!

盘膝坐好,平心静气。

楚歌不一会儿就进入了修炼之中,然后慢慢地睡着了。

窗外月光照下,床榻上的瓷枕忽然又闪了一下。

迷迷糊糊中,楚歌做了一个梦。

梦里是鹅毛大雪,铺天盖地。

一个幼童站在雪地里,茫然无措。

这时,一个凄厉的喊声忽然传来。

“小歌,记住了,千万记住了。别去京城,别去京城,永远都别去……”

那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然后,楚歌看见那个幼童四顾茫然地哭喊起来,“娘……娘……”

可回应他的还是那句重复的话,“别去京城,别去京城,永远都别去……”

楚歌满是不解,想循声找到那个女人,但他却忽然发现,原来他就是那个站在雪地里的孩子!

眼角传来凉凉的感觉,楚歌缓缓睁开了双眼。

伸手摸了摸,是不知何时流下的泪水。

“别去京城?”

楚歌的眉头紧锁起来,梦中的这一幕他毫无印象。

但很显然,这极有可能是原主在幼时的某段经历。

可是按照原主留下的记忆,他自幼便父母双亡,由姐姐楚韵儿抚养长大。

等等!

原主的脑子里竟然没有关于父母的任何记忆!

是因为年纪太小的缘故,所以还没有记事吗?

那个在梦里呼喊他的女人,他叫娘,那应该就是他的母亲。

可是他娘,为什么不让他去京城?

京城有什么?

楚歌越发的糊涂了,就像他完全不知道这具身体的父母到底因何身故一样。

“明天索性没什么事儿,要不回趟县城吧!”

打定主意,楚歌不再多想,又继续修炼起来。

……

次日天亮,楚歌收拾好东西。

决定回趟县城的家。

和穆兰穆雪及捕房的人简单交代了一番,他跨上黄骠马,然后便向着县城奔去。

以黄骠马的脚程,日行千里只是基操,楚歌分析,它应该能达到日行两千里以上。

毕竟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人家“王的儿子”的专属坐骑嘛!

从早上出发,还未及午时,楚歌就来至了肇县县城。

离开大概两个月左右,感觉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回来了。

还真是有一种久别重逢的错觉!

县城门口儿有巡值的捕快,一瞧见楚歌的大黄马,皆是吓了一大跳。

然后再一看骑在马上的少年郎,众人都是又惊又喜。

“楚兄弟,是你啊!你怎么回来了?”

楚歌在县捕房可是大名人,所以很多他都叫不上名的捕快,对他却记忆犹新。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楚歌的英勇事迹可是他们饭桌上聊得最多的话题。

“诸位仁兄,久违了!”

楚歌抱拳施礼,然后翻身下马。

街上人太多,骑马容易伤着。

“楚兄弟,不,楚大人,你是回来省亲啊?总捕头要是知道你回来,肯定高兴极了!”

楚歌笑着点头,然后从腰间摸了五两银子扔了过去。

“兄弟们买酒喝!我急着回家,回头再叙!”

再次抱拳,楚歌牵马入城。

“瞧见了吗?那绝对是北蛮的军马!楚兄弟太厉害了,也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

“还能从哪儿弄来的,当然是打北蛮子抢来的。河阳县有四匹呢,听说都是从楚兄弟那买的。一匹一千两!”

“不贵!打北蛮子,那是用命拼。楚兄弟真是位大英雄!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可能调到石人镇去,我想跟着他杀北蛮子!”

“快拉倒吧!就你这小体格,北蛮子一脚都能踢死你。你看他们的马有多大!那北蛮子的个头,得有你两个那般高呢!”

“行了,你特娘的,大过年的,成心跟我过不去是吧?把银子分了,晚上勾栏听曲去!”

“妥妥妥!嘿嘿……”

……

牵着这样的一匹马入城,楚歌是想不引起注意都难。

不过身着捕头官袍,人们更多只敢围着看,不敢上前。

可也总有胆子大的傻小子,非要问个清楚。

“大人,大人!您这是什么马啊?咋这么高啊?”

“北蛮子的军马!”

“您杀北蛮子了?”

“杀了!但不太好杀!想要这样的马,就加入捕房,说不得你以后也有机会骑上这样的马!”

“可是县捕房也不招人啊!”

“不嫌远的话,可以来石人镇。那里在招!只要有些身手,不怕吃苦,品行端正,都能当捕快!不才,本官正是石人镇捕头!”

楚歌笑着回道。

石人镇和大石镇的青壮力严重缺乏,那些预备队里多数都庄稼汉出身,不会骑马,也不会使刀,之前和北蛮铁骑一战,折损了好几名捕快,得想办法多找些能用的人。

所以这次回来省亲,楚歌还打算广撒网,招兵买马。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鬼知道那北蛮子的骑兵会不会再来骚扰,所以得提前做好准备。

他预计将骑兵队扩充到一百人,这样护卫两个镇子应该就差不多了。

“只要有身手就行?那俸禄呢?”

果然有人感兴趣了。

一个外披大袄,内着短打的汉子问道。

“不只是身手,首先你得是个好人。要是鸡鸣狗盗之辈,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毕竟我石人镇也有大牢。至于俸禄,和县城一样。”

楚歌耐心解答。

“那我回头就去!到时候大人你可一定要我啊!”

“名额有限,五十人,招满即止!所以,想去的,这两日就可以出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