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8章 三箭定辽水,一将抵万军!(1 / 2)

加入书签

远离辽水的大金山西面山脚之下,四千大军驻足。

柴令武召集军中将官,正在与刚刚赶来的薛礼和王胜汇总扶余城的消息。

薛礼手中的竹棍指在舆图标注的扶余城上面,沉声道:“根据这些日子我军斥候汇总回来的消息,扶余城内除了三千守军之外,尚有转运粮草的先锋军六千余人。

至于敌军主力的数量,目前尚未探明,可即便如此,我军若想攻破扶余城,也至少需要应对两倍于我军的敌军。”

这话一出,众将顿时面面相觑,皆在彼此的眼中看见了凝重之色。

甚至就连柴令武,也忍不住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因为双方的力量差距,实在太过于悬殊了。

四千人攻城,九千人守城,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场有几率成功的战争。

薛礼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接着说道:“此外,还有一个难点,便是眼下我军距离扶余城尚有六十里路,这六十里路要怎么走,也是个大问题。”

众人听出薛礼的言外之意,不由又是一阵面面相觑。

邱源蹲在舆图正面,从薛礼手里接过指挥杆,指向舆图上标注的大金山。

“六十里的路程,对于我军来说,勉强还算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范围,若是再继续靠近,只怕是有被高句丽斥候发现的风险。”

邱源的话,取得了众将领的一致赞同。

六十里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对于骑兵来说,六十里也就是一段奔袭的距离。

但对于步卒来说,这六十里路,想要继续隐藏行踪,的确非常困难。

敌军毕竟也不是瞎子,四千人的大军黑压压一片,实在是想看不见都难。

“依照末将看来,唯今之计,我军想要悄无声息的摸到扶余城下,唯一的选择,便是只有翻越大金山这一个选择!”

邱源手里的指挥杆重重的点在大金山上,给出了一个看似可行的方法。

只是,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众将领的眉头却是瞬间皱成了包子。

因为翻越大金山,虽然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难度好像也不是那么高......

但现在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摆在他们眼前,那便是大军手里只剩下了四日的口粮。

大金山再小,东西绵延也足有三四十里。

没有两三日时间,根本别想翻过去。

若大军粮草充足,翻山也就翻山了,无非就是多浪费一点时间。

但以现在这种情况,若是将粮草浪费在翻山越岭之上,万一在粮草耗完之前,大军没能打下扶余城,那等待他们的,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可以说,这个提议,看似可行,但实际上,却是将大军往死路上逼。

邱源一句话说完,没有得到想要的反馈,脸色不由有些悻悻。

这时,一旁的田镠忽然摇头道:“公爷,其实末将认为,我军目前要面对的难点,不在于怎么悄无声息的走完这六十里,而是如何攻破扶余城外的长城,毕竟,咱们没有攻城器械!”

田镠这话一出,气氛顿时再次为之一寂。

因为田镠的话提醒了所有人,那便是他们只有四千二百人,而敌军有足足九千人,还有辽水,长城,与城池作为倚仗。

现在辽水是枯水季,挡不住大军。

但对方的长城可是实打实的存在的。

没有攻城器械,难道要将士们拿血肉之躯去攻下长城吗?

即便大军勇猛,能用血肉之躯攻下长城,那么扶余城呢,扶余城中的九千大军呢?

届时,大军已经死伤惨重,还怎么打?

更关键的是,营州城怎么办?

想到那种后果,一时间包括薛礼在内的一众将领,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关键时候,柴令武沉声道:“我有办法攻破敌军长城与城墙,此事你们不用管,诸位现在要考虑的,是咱们怎么走完这六十里路。”

听见柴令武包揽的声音,众将下意识朝他投来疑惑的目光。

薛礼最先反应过来,沉声问道:“公爷是打算用火药攻城?”

火药二字一出,还不待柴令武点头确定,一众将领便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个个面露迟疑之色。

因为,在场的所有人,除了柴令武之外,没人见过火药的样子,更没人知道火药的威力。

他们唯一知道的,便是陛下在长安设立了一个火器局,专门生产一种叫做火药的武器。

只是,生产了这么些年,他们也没听说哪支军队装配了火药。

据他们所知,火药在战场上的唯一一次亮眼表现,便是贞观四年时,莒国公唐俭与中郎将安修仁曾利用火药,炸穿了突厥的阴山大营。

可即便是这个消息,因为朝廷对火药保密的原因,不准参与者将消息外泄,他们也只是听说过,其中详情却是一知半解。

望着众人迟疑的样子,薛礼也不是那么自信了,他小声道:“公爷您确定,用火药便能攻破敌军城墙?”

柴令武肯定的点点头:“我既然敢打这个包票,自然有绝对的信心。”

众将沉默,心里都有些将信将疑。

毕竟火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未知武器。

相比一个从未见过的,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的未知武器,他们还是更相信自己手里的刀剑。

而柴令武见众将依旧面色迟疑,也没有要细细解释的意思。

人从来无法想象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要让他们相信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武器的有着巨大威力,本身就是一件强人所难的事情。

相比语言,他更喜欢用事实说话。

薛礼沉吟片刻,果断将话题拉回正轨:“既然如此,那咱们还是想一想这六十里路该怎么走吧。”

田镠道:“既然翻山不行,绕路也不行,那就只剩下强攻这一个选择了。”

“强攻?”

众人下意识看向出声的田镠。

田镠深吸口气,点头道:“敌军有斥候,咱们也有,末将的意见是,让咱们的斥候辛苦一点,尽可能的将敌军的斥候全歼,就算没法全歼,也要设法拖住敌军斥候,让他们不能短时间内回去报信。”

“可以,就这么干,瞻前顾后,实非大丈夫所为!”田镠话音刚落,便听得柴令武一锤定音。

见柴令武如此武断,众将忍不住又是一愣。

但也没法反驳。

因为就眼下这种情况,留给他们的选择本来就不多,田镠所言,已经是他们为数不多的选项里的最优解。

至少,比翻山或是绕路迂回靠谱!

薛礼目光从众将脸上扫过,试探道:“那就,强攻?”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齐齐点头。

柴令武见状,起身拍拍屁股,果断沉声下令道:“既如此,那便通报全军,就地休整两个时辰。趁着这两个时辰的时间,咱们也先把火药弄出来。只待大军抵达扶余城下,便立即对扶余城发起强攻!”

“得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