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0章 祖宗之土不可弃,该是大唐的,早晚要拿回来!(1 / 2)

加入书签

望着眼前古朴的大汉风格城池,柴令武心里没由来生出一丝惋惜。

高句丽在鸭绿江北岸的大多数城池,基本上都是大汉时期遗留下来的城池。

无论是制式也好,建筑也好,都散发着大汉风格古朴与精美,就这么毁了,未免有些可惜。

薛礼策马立身于柴令武身旁,余光瞥见柴令武脸上的惋惜之色,不由笑问道:“公爷是觉得就这么将扶余城炸毁了,有些可惜?”

柴令武挑了挑眉,也没有否认。

凝望片刻,他淡淡道:“辽东这些城池,都是我汉人先辈留给后辈儿孙的遗产,只是这么些年,后辈儿孙不争气,才让旁人占了去。”

薛礼点点头,非常赞同柴令武的说法。

辽东,自古以来便是汉人的领土。

自周朝开始,被周人打跑的商裔便在此地建立了箕子朝鲜,即便是箕子朝鲜灭亡之后,这片土地也一直在汉人手上。

西汉时,汉武帝更是在此设立辽东四郡。

到了东汉末期,辽东四郡虽为公孙氏所据,却依旧是汉人的领地,甚至还析出了带方郡,领土一度南移至半岛北部。

哪怕是到了三国时期,辽东之地也被曹魏紧紧握在手心。

若非西晋实在太怂,被异族人一路从黄河北打到了长江南,这偌大的辽东之地也不会丢失。

正所谓,祖宗之土不可弃。

如今大唐既然强大起来,那这些祖宗留下来的土地,该收回来的,也是时候收回来了。

两人策马在城池前方惋惜片刻,身后已经杀红眼的大军,也逐渐朝着城下聚集。

而城楼之上,扶余城内的守军,相比长城上的守军一开始的时候,倒是要淡定许多。

毕竟长城上的守军,早在唐军兵临城下之时,便已经做出了预警。

尽管唐军攻破长城的速度,有些超乎他们的想象。

但他们仍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聚集起来准备迎敌。

再者,扶余城内外虽有九千大军,但守卫长城的军队人数,其实并不多,最多不会超过两千人。

真正的主力,皆在扶余城内。

毕竟没人会想到,唐军会孤军深入到扶余城外。

甚至就连唐军自己,一开始也只是打算到辽水边上看看情况,没想过冒险千里奔袭。

因此,哪怕是扶余城方面派出的斥候,与长城上的守军已经被唐军歼灭,扶余城内,也至少还剩下六千大军。

六千大军,便是他们的底气。

他们不知道唐军用什么妖法攻破了长城。

但他们有自信,在有城池作为倚仗,唐军还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他们无惧于城外这四千唐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色渐渐大亮。

一众失了智的唐军将士,也逐渐在屠杀中寻回了理智。

随着长城垮塌之后的惨状,被初升的朝阳映照在众将士眼前。

一种名叫兴奋的情绪,也逐渐取代了他们心中的惊恐。

他们惧怕火药的威力,是因为在火药爆炸的刹那,他们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但当他们反应过来,火药是属于他们的秘密武器之后,他们心里就只剩下了情难自抑的激动。

有如此利器相助,何愁扶余城不能破?

负责重新组织大军的田镠与邱源将大军重新组织完成。

随后兴奋地一路小跑到柴令武的战马旁,压抑住激动问道:“公爷,大军已经整备完毕!是否即刻攻城?”

柴令武收回目光,回望身后满脸疲态,情绪却兴奋异常的将士们,嘴角不由勾起一抹弧度。

他点点头:“还是老样子,炸开城门,直捣黄龙吧!”

两人一脸兴奋地抱拳领命,转身对着全军将士放声咆哮:“公爷有令,炸开城门,直捣黄龙!”

刹那间,无数的将士动弹起来。

他们仿佛看见无尽的功勋与财富在向他们招手.

悍不畏死的抄起炸药包,冲到城楼之下,用尽了此生最大的力气,将手中的炸药包扔进了城门门洞。

与此同时,城楼上的高句丽守军,也在这一瞬间做出了应对。

一名全身披挂,身披白袍的将令手中长刀挥下,厉声道:“弓箭手,放!”

“嗡~”

下一秒,一道黑云自城楼上倾泻而下。

相比唐军进攻长城时,毫无准备的长城守军射出来的那一阵稀稀疏疏松散无力的箭雨。

这一道箭雨堪称极致的压迫。

就连薛礼,也下意识举起手中长枪,满脸戒备的护在柴令武身前,打算势头稍有不对,就立即护着柴令武后撤。

“咚咚咚~”

箭雨落在已经陷入癫狂状态的唐军将士身上,迸溅出无尽的火花。

“啊~”

叮叮当当与无尽的惨叫声交织,使得观战的薛礼与柴令武眉头紧皱。

王胜见状,赶忙组织军中的弓箭手反击。

但......射程不够。

高句丽守军居高临下的俯射,能够轻易的将箭矢射到唐军阵中。

而唐军将士由低到高进行仰射,箭矢往往射到半空之上,便会无力的坠落。

好在唐军将士身上的甲胄足够坚硬。

只要不是特别倒霉,刚好让箭矢钻进了甲胄之间的缝隙,或是射到脸部,基本上都不会受到什么伤害。

毕竟论玩甲胄与弓箭,汉人才是祖宗。

高句丽本身资源贫瘠,自然也打造不出什么锋利的箭头。

看似尖锐的箭头射到唐军的甲胄上,唐军的甲胄没坏,最多只是多出一个白点。

反倒是高句丽的箭头,被反震的力震去了锋芒。

但即便如此,面对如此密集的箭雨,依旧每时每刻,都有唐军将士倒下。

“该死的,全军听令,随我冲锋抛射,掩护大军!”

王胜厉声大喝,弯弓搭箭的同时,纵马顺着城墙开始狂奔,接近射程之后,便毫不犹豫的放松弓弦。

“咻~”

这一次,唐军的箭终于射上了城楼,并在一瞬间带走了一名高句丽士卒的性命。

有了王胜做表率,剩下两百名骑兵也有样学样,开始对城楼之上的敌方弓箭手进行反制。

有了骑兵相助,唐军步卒瞬间压力大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