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3章 空手去,载而归,敌军主力终抵达!(1 / 2)

加入书签

柴令武脸色阴沉,斥候的脸色也不好看。

他接着说道:“薛将军已经将火药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但敌军的人数实在太多了,弟兄们真的已经尽力了!”

听着斥候沉重的语气,柴令武轻轻颔首,忍不住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他必须要承认,高句丽能派出三万人作战,的确是有大魄力。

须知高句丽举国之兵,也就只有二十万上下。

并且高句丽这二十万大军,与大唐的二十万大军还不一样。

虽说大唐全国的常备兵力,也就二十万左右。

但大唐的人口基数和国力摆在这里,并且,大唐的兵制亦是全民皆兵的府兵制度。

真到了需要用兵之时,大唐想要凑个百万大军出来,不能说是轻轻松松吧,却也绝对不难。

而高句丽的国土面积,仅有大唐四分之一,人口更是不到大唐的一半。

更兼高句丽境内多山,土地贫瘠,物产不丰,养不活太多人。

因此,高句丽的二十万大军,已经是穷兵黩武之后的数量。

此次高句丽派出三万主力,再加上扶余城内的守军和前锋军,便是四万大军。

四万大军,已然是高句丽国中五分之一的兵力。

为了援助一国,不惜派出国中五分之一的大军,这怎么不算是大魄力?

只是,高句丽是有大魄力了,手上只有四千人的他就遭老罪了。

他这才刚攻下扶余城,粮食还没运走呢,敌军已经快要兵临城下。

饶是他已经开挂了,也依旧觉得事情不是一般的棘手。

沉吟良久,他转头看着斥候问道:“你刚才说,薛礼已经用上了火药,还是没办法延缓敌军的行军速度是吗?”

斥候脸色沉重地点点头,诚恳道:“一开始,薛将军是打算断掉敌军的粮道,但敌军亦有大规模骑兵,是以未能成型。”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薛将军还率弟兄们冲击过敌军的中军大营,但敌方主将用兵之能极强,薛将军也只能无奈退去,若非如此,薛将军也不会让末将前来报信。”

柴令武沉默着听完了斥候这一番话。

他也相信,若非是什么样的方式都试过了,以薛礼那骄傲的脾气,绝不会让他早做准备。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但事情到了现在这个程度,能留给他犹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毕竟,对方三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并且,他要是没猜错的话,敌军主将,很大概率是渊盖苏文。

也只有渊盖苏文,才会如此魄力,丝毫不恤民力与国力与大唐对抗。

而渊盖苏文的用兵之能,旁人不清楚,他却是非常了解。

放眼整个历史,能与国力臻至巅峰的大唐对抗之人,也就仅此一人而已。

其他人,哪怕是高原上那位年轻的赞普,面对李世民,也只能老老实实装孙子。

渊盖苏文亲自领兵,哪怕他手握火药这等大杀器,也绝对不会有获胜的希望。

这个时候,唯有保全力量,才是真正的上策。

心思电转间,柴令武也迅速作出决定。

他拍板道:“既如此,你马上与薛礼汇合,让他速速撤兵,至于敌军主力,就不用管了。”

斥候一愣,随即默然点头,领命而去。

送走斥候,柴令武也没闲着。

立即派遣亲卫,召集军中将官前来议事。

这些日子,不止是柴令武在忙碌,军中各级将官,小到伍长,什长,大到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尉,尽皆在忙碌。

但听见柴令武的召唤,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了城主府议事堂。

主位上,柴令武的目光扫过一众将官。

将官们面面相觑,神色皆有些不解。

田镠试探道:“不知公爷唤末将等人前来,有何要事吩咐?”

柴令武深吸口气,直言道:“今日唤大家过来,是想告诉大家,城中的粮草,咱们是搬不完了,因为敌军主力,已经到了扶余城东三百里的地方。”

柴令武这话一出,原本还有些喧闹的议事大厅顿时安静得落针可闻。

众将面色愕然,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柴令武接着补充道:“敌军主力,约莫有三万人。”

“三万人?”

这话一出,众将更是神色惊骇。

邱源猛地拍案而起,震惊道:“高句丽疯了吗,咱们大唐攻伐敌国,关他们什么事,高句丽莫不是想与我大唐为敌?”

听见邱源的怒骂声,其它人亦是神色愤慨。

三万人这个数字,委实有点出乎他们预料了。

在他们原本的预料之中,纵然高句丽害怕唇亡齿寒,要设法援助薛延陀,最多也就是暗中援助一些物资,兵刃,铠甲,粮草之类的。

就算要出兵,最多也不会超过两万人。

毕竟,高句丽国中本身也不富裕。

可现在,事实却是与他们预想的结果大相庭径。

三万主力,八千运粮的前锋,再加上扶余城的三千守军,便是四万余人。

只为援助薛延陀,便出动这么多大军,高句丽真不怕这场战事拖垮整个国家吗?

众将面面相觑,有震惊,有骇然,但更多的是疑惑。

这么多大军长途跋涉远征草原,以高句丽的国力,真能供应得上吗?

柴令武将诸将的表情尽收眼底,却是没有多言。

高句丽出动这么多大军,的确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但他现在更关心的是,扶余城中剩下的粮草该怎么办?

这几日,尽管将士们已经在没日没夜的转运娘草,但迫于人手和天气原因,效率其实并不是很高。

截至目前为止,城中六万余石粮草,也就只转移了一半。

粮仓中剩余的粮草,至少还有三万石。

这么多粮草想要运出城去,已经不是加快速度那么简单了。

三百里路,纵然敌军主力走得再慢,最多也就是七八日的光景。

七八日,唐军加快速度,或许能将粮食运出城,但敌军主力追过来,他们绝对跑不了。

所以,他最多只能将时间预留到三日。

三日后,大军必须撤离,否则便会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而柴令武能想到的事情,其他人自然也能想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