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挤兑风波(1 / 2)
从涪陵沿着延江水,赶到味县,已经是六月份,天气炎热无比。
受东吴大钱三千影响,南中的士族对于国债也开始颇有微词。相比于东吴的大钱三千危害百姓,过载可就是彻彻底底的危害士族。
原因很简单,士族手里的国债并不能在市面流通,只能卖给国家,虽然说有不错的利息,但是如果国家不收的话,就是一张废纸。
虽然南中士族的国债拿到龙骧去是能兑现的,但是因为交通的缘故,能去龙骧兑现国债的只有少数,再加上东吴大钱三千,导致大汉国债挤兑潮,龙骧已经提出了限兑,这更加导致了南中士族的恐慌。
辛辛苦苦为大汉干了这么多年,又是修桥又是铺路,临了得到一张废纸,任谁心里都有怨恨。
此刻听说陛下亲临南中,士族们立马集合起来,声势浩大,势必要跟陛下讲讲道理。
这就是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即便是大士族,他们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还是讲道理。因为讲道理的成本是最低的,大不了等道理讲不通,再行动也不迟。
李恢和马忠二人面色阴沉如水,心中犹如压着千斤重担一般沉重无比。要知道,当今圣上竟然亲自莅临此地,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倘若在此期间稍有差池,出现任何意外状况,他们可就不仅仅是自身难保那么简单了,恐怕连家中三族都难以幸免啊!即便圣上能够安然无恙,但只要南中地区发生一点乱子,他们头上的乌纱帽怕是也要被无情地摘掉了。
此时,马忠满脸忧虑之色,忍不住向身旁的李恢问道:
“李兄啊,依你之见,此次陛下来到这里,将会怎样处置国债之事呢?”
他的声音略微颤抖,显然内心十分矛盾。毕竟这件事情圣上确实并不占据道理,然而身为臣子,无论如何也只能坚定地站在圣上这边。
大汉因为有诸葛丞相的缘故,所以臣子是敢质疑天子的。
李恢眉头紧蹙,沉思片刻后说道: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国债的挤兑现象,如果能够想办法将兑换时间错开,凭借如今龙骧军的良好发展态势,完全有能力逐步承接这些国债的兑付工作。”
说到此处,他不禁咬牙切齿起来,恶狠狠地咒骂道:
“哼!都怪那该死的孙权狗贼,这个混账东西不知道发哪门子疯,居然一下子大肆发放大钱三千,简直不让百姓活!”
李恢终于知道,国债为什么禁止流通了,若是国债能够流通,它估计就会成为像东吴大钱三千一样,危害百姓。
在大汉,危害百姓的事,首先就要问问诸葛丞相答不答应!
“孙权真不是东西。”
马忠辱骂到。
李恢(怒目圆睁):“孙权小儿,枉称东吴之主!”
马忠(附和道):“就是,此人无德无能,怎能统领一方!”
李恢(手舞足蹈地骂着):“孙权啊孙权,你不过是凭借父兄余荫,才有今日地位,若论真本事,你根本不值一提!”
马忠(接着嘲讽):“哼,他那点谋略,简直如同孩童玩闹,岂能与真正的英雄相比?”
李恢(越说越气):“还有那所谓的江东水军,也不过是虚有其表罢了!”
马忠(冷笑一声):“哈哈哈,合肥孙十万!”
两人骂着孙权,再想到自己陛下,瞬间心里一阵自豪,感觉自己跟对了人。
战船停下
“刘狎,你说南中国债的事,将如何处理?”
刘禅偏头,刘狎是刘巴的儿子,虽然比不上刘巴,但是在经济上也有很高的水平。
刘狎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此刻东吴大钱三千闹得沸沸扬扬,再想到他爹的直百钱,能不心虚么?作为经济高手,他当然知道,国债本质上和大钱三千没啥区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