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泰国雄兵(1 / 2)
在阳光炽热的泰国曼谷,广袤的平原之上,十万大军整齐地排列着,一眼望去,那密密麻麻的身影宛如一片钢铁森林,令人震撼不已。
只见诸葛亮身着一袭白色长袍,羽扇纶巾,身姿挺拔如松。
他手中挥动着鲜艳的军旗,每一次挥舞都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威严和力量。
随着军旗的舞动,士兵们迅速变换着阵型,动作整齐划一,犹如一人所控。这些士兵原本都是来自各个部落的歪瓜裂枣,他们身形各异,有的高大威猛,有的矮小精悍,但无一例外都透着一股野性未驯的气息。
然而,在诸葛亮这位智慧超群、用兵如神的丞相的操练之下,奇迹正在悄然发生。起初,这些士兵们对各种战术指令还显得生疏而笨拙,时常出现混乱和错误。
但诸葛亮并没有急躁,他耐心地教导着每一个士兵,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阵法变化。渐渐地,士兵们开始理解并掌握了其中的要领,他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行动也越发娴熟。
如今再看这十万大军,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他们步伐稳健有力,喊杀声震耳欲聋,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展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战斗力。
曾经被视为不堪大用的蛮夷士族,竟然真的在诸葛亮的调教下成为了一支精锐之师。站在一旁观战的诸葛恪此时脸色火辣无比。
就在不久前,当得知要训练这些部落士兵时,他曾断言蛮夷士族根本不可能被训练成有用之才。可眼前的事实却无情地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无地自容。
与诸葛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将赵云。他身披银色铠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立在那里。看着这支逐渐强大起来的军队,赵云心中满是欣慰和激动。
岁月似乎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让他在这一刻焕发出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仿佛又回到了那金戈铁马、纵横沙场的峥嵘岁月。
在诸葛亮的精心操练下,这支由泰国士卒组成的大军不仅具备了强大的武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他们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凝聚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相信在未来的战场上,他们必将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战绩,为国家的安定和繁荣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我大汉再增添十万雄兵,匡扶汉室、还于旧都之举指日可待!”
赵云满脸兴奋地高声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不远处。然而,一旁正凝视着地图的诸葛亮却轻轻摇了摇头,面露难色地道:
“哪有这般简单啊。”
只见他眉头紧蹙,用手指揉着太阳穴,显然是因为思考此事而感到头疼不已。
要知道,从泰国到陇右这段路途遥远无比,其间山高水长,险阻重重。而且对于那些远离家乡作战的士兵们来说,思乡之情必定会日益浓烈,这无疑将成为一个极大的隐患。
因此,在出征之前,必须得对他们先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如此方能确保军心稳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乱子。
“依末将之见,我们不妨沿着湄公河北上,先行挺进羌无地区。此路乃是距离最短的一条路线,且走水路还有一大优势——物资运输将会变得十分便捷。”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地图上那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听到这话,诸葛亮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便停下手中摇动的羽扇,陷入沉思之中。
过了片刻,他缓缓抬起头来,看向赵云问道:
“你的意思是……先让陛下下令修筑道路吗?”
要知道,从泰国送信至成都,即便是快马加鞭,一来一回也至少需要耗费半年之久的时间。若是在此期间发生什么差错,时间会更多。
最近和陛下的信件往来都是断断续续的,就算聪明如他,也只能知道成都的大概情况。
赵云稍稍迟疑了一下,但很快便接着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