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 打糍粑(1 / 2)

加入书签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两人的信心大增。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又陆续抓到了好多石鸡。

竹篓里的石鸡越来越多,沉甸甸的,让他们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之后,两人又在很多深潭里,发现了很多冬眠的石鸡。

那些石鸡非常好抓,一动不动的。

尤其是,矿灯照过去,一抓一个准。

刘有财甚至都顾不得手臂上的衣服湿不湿,直接往一些石头洞里掏了起来。

不知不觉,夜已深。

林场里的寒气愈发浓重,两人的衣衫都被露水打湿。

这期间,两人已换了好几条溪流。

遇到一些深潭的时候,又绕着溪边走。

不过,就算是在溪边上,也能抓到一些。

所以,越到后面,一些个头小的,都懒得抓了。

“差不多了,咱们回去吧。再过几个小时也该天亮了,我抓了差不多三十来斤应该是有了。”

在摸了差不多四五个小时后,宋向阳看看竹篓里的石蛙,对刘有财说道。

“行,我这竹篓也沉的很了。”

“比上次我跟我伢老子来抓的时候还要多,恐怕得有三四十斤。”

“刚才我还摸到一个鳖,差点咬我手了,幸好我撤的快。”

刘有财摇了摇腰间的竹篓说道。

于是,他们便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一路上还有说有笑。

等他们回到村子时,天已经非常亮了。

两人先回了刘有财家,他伢老子,明天正好要去集市上卖冬笋。

所以,宋向阳就让刘有财带着一起,去把这些石鸡卖了。

两个人先称了称各自的收获。

宋向阳捉了,足足有33斤!

而刘有财则捉了,有41斤!

都是3-4两的大个头!

还有几个黑黑的,差不多有半斤左右。

“我留3斤,其他的你拿着一起去卖了,到时候分我钱就行。”

宋向阳对刘有财说道。

这石鸡可是比老母鸡还要补,尤其是给小孩子和老人,那都是大补的好食材。

所以,宋向阳也想让母亲她们也尝尝。

“行,我也自己留上几斤。我们今天已经抓了很远的距离了,就剩下一些小的了。等明年冬天的时候,我们再一起去,保准又会有不少。”

刘有财盯着那些石鸡看个不停。

于是,宋向阳便一手提着刘有财解下的筒靴和矿灯帽,一手提着一个袋子,装上那3斤石鸡,乐滋滋地回了家。

“呀,老弟,你回来了啊。”

三姐正在烧着柴火,看着宋向阳回来,开心地说道。

“三姐,昨晚上我搞了30多斤石鸡呢!你看,我还提回来3斤。用这炖上汤,可鲜着呢!”

宋向阳放下筒靴和矿灯帽,扬着手里的袋子,向三姐邀功道。

“捉到这么多?你袋子里也不像30多斤啊。”

三姐起身走过来接过袋子说道。

“剩下的,我让刘有财明天去一起卖了。”

“那家伙捉了都快40斤了!”

“他猛地狠,那些大石头下的洞,都掏来掏去的,也不怕里面有蛇!”

宋向阳搬来凳子,取下矿灯帽,接着,又开始解着筒靴。

“你这脚都变这样了,我去给你烧点热水,烫一烫。”

三姐见着宋向阳的脚都有些浸的发白了,赶紧挂好袋子,去灶房里烧起了开水。

不一会,就见三姐端了一盆热水过来,对着宋向阳说道:

“赶紧泡一泡吧,别感冒了。”

宋向阳伸出一只脚试了下水温,刚刚好,烫着极为舒服。

三姐又很体贴的,拿来了一块毛巾和一双布鞋。

宋向阳开心地看着三姐,问道:“三姐,嗯妈她们呢。”

“他们去四爸家打糍粑去了,今天三爸、四爸和我们家一起打糍粑呢!我喂完猪,等下也会去。”

三姐回应道。

之后,三姐见宋向阳已经在抹脚了,便去屋外泼了那盆水。

“打糍粑吗?那有糯米饭吃了!三姐,那我去看看。”

宋向阳胡乱的擦完脚后,就套上布鞋准备前往四叔家。

“你一晚上没睡觉,不补个觉?再说,等下嗯妈他们打完糍粑,也会拿点糯米饭回来。你猴急个啥啊,袜子都还没穿呢!”

三姐在后面嗔怪地说道。

“等拿回来,那都有些冷了!哪有刚出笼的糯米饭香啊!而且,我现在不困呢。”

宋向阳找了双毛袜,一边穿着,一边跟三姐说道。

“我们的糯米,都是最后才上蒸笼呢!”

三姐继续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