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章 天麻和山参(1 / 2)

加入书签

宋向阳觉得李国庆应该是有所想法了,便蹲下盯着布袋,转移话题:

“这天麻个头不小,底下山参的根须密密麻麻,看样子不像是今年新采挖的吧?”

李国庆闻声,也微微偏头,目光投向布袋,随即应道:

“这可是搁了好几年的存货,都精心烘干了,都是留着自家用的。为了淘换到这些,我可是问了好几户人家。”

他稍作停顿,接着又补充道:

“今年新采的,还在山里静静生长着呢。这玩意儿娇贵得很,非得经过一冬雪水的悉心滋养,来年才能长得饱满壮实。”

宋向阳听闻,顺手从布袋里拿起一根天麻。

他轻轻放在鼻尖下,微微闭上眼睛,细细嗅了嗅。

随后,不禁赞叹道:“真香啊!经过烘干处理之后,这股清香味愈发醇厚浓郁了,光闻着就知道是好货。”

“那可不,不光香,就这成色,明眼人一看便知,药效指定差不了。”

李国庆接过话茬,滔滔不绝地说道,

“老鹰村那帮乡亲,平日里就靠着种植这个,挣点辛苦钱糊口。”

“他们采挖之后,大多都卖给当地的药店或者供销社,可惜价钱一直上不去。”

“像那些个头大些的天麻、山参,就按根论价出售,小一点的呢,就论扎卖。”

李国庆说着,脸上还挂着一丝苦笑。

宋向阳认同道:

“在咱们这小地方,大家手头都不宽裕。”

“也就家里有重病号或者身子骨弱得不行的,才偶尔咬咬牙,舍得买上一根。”

“毕竟这价格,对咱普通老百姓来说,实在是太贵了,消费不起啊!”

说完,还一边翻看着布袋里的其他天麻,一边若有所思地问道:

“这要是拿到县城和市里去,肯定是抢手的俏货吧?那边价格咋样呢?”

李国庆略作思索后,认真地回答:

“咱们这儿的供销社收购天麻,大概30块一斤,山参呢,差不多80块一斤。”

“不过,这价格可不是固定不变的,随年份、成色、个头的不同,波动可大了去了。”

“我听说有户人家,之前卖了根才一两多的人形山参,就入账300多块呢,那可真是撞大运了。”

“要是县城、市里的药店收购,天麻起码得6、70块往上,山参怎么也得200块朝上了。”

“可惜啊,县城、市里离咱们这儿山高路远的。”

“老鹰村的人,大都一辈子都没机会进趟城,根本接触不到那边的好价钱。”

宋向阳眼珠子滴溜一转,像是突然捕捉到了商机,一下子来了兴致:

“我要是收些这玩意儿,运到县里、市里去卖,你觉得能行得通不?”

李国庆听了,连忙摆了摆手道:

“天麻还行,种上一年左右,基本就能上市售卖了。”

“但山参可就难喽,这玩意儿生长缓慢。”

“一年下来,也就长出些细细小小的根须,根本收不了几根。”

“而且,成本也不小!”

宋向阳听完,心里默默一盘算。

自己手头那点资金,本就紧紧巴巴的,不宽裕。

家里又正筹备着修房子,大事小事一堆,还对村里的水库改造有点想法。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等着用钱呢。

眼下,暂时确实没那个精力和财力,去折腾这山货买卖。

而且,供销社、药店收购,那都是大批量的,自己零敲碎打,根本卖不上价。

思来想去,便暂且按下了这心思。

打算等日后攒够了钱,再风风火火地搞起山货收购生意。

顺便把周边其他的山货,也一并收罗收罗,大干一场。

李国庆瞧宋向阳站在那儿,若有所思的模样,便主动凑上前,热心地提议:

“你要是真想收来卖,到时候我托人给你带去县城、市里帮你销。”

宋向阳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那敢情好!”

“你成天在各个村子里跑来跑去的,哪家有啥山货,你心里门儿清。”

“比专门派人去收可方便多了!”

“说不定,以后咱俩还真能合作一把,一起发发财。”

李国庆挠挠头,脸上略带一丝不好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