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省柴灶(1 / 2)
母亲和姐姐们围坐在一旁,目光直直地盯着宋向阳,听着他口中描绘的新奇想法,仿佛在听天方夜谭。
她们心里清楚,烧煤炉子在这地方可不常见,也就乡里寥寥几户人家在用。
要自家也改用煤炉子,这对她们来说,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宋向阳的想法在她们眼中,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宋向阳敏锐地捕捉到家人眼中的疑虑,不慌不忙,耐心解释起来:
“你们别这样看着我,我可不是在说大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你们还记得上次来买蛇酒的那个人吗?他就是专门拉煤炭的。”
“我上次特意打听清楚了他家住址,到时候,我去和他套套近乎,让他帮忙拉一车煤到咱们村里。”
“这样一来,我不就成咱村第一个制煤球卖的人了?”
他微微一顿,继续说道:
“你们可能觉得烧煤贵,其实算下来,成本和买柴火差不多。”
“等煤拉来了,我给大家讲讲怎么用,我有把握能卖出去不少。”
他相信,只要有几户人家带头用,慢慢的,大家肯定都会接受,就像多年后大家都换上燃气灶一样。
而且,他记得之后乡里隔段时间会有人拉煤来卖,价格比成本高很多。
这次,他要抢在他们前面赚上一笔。
更重要的是,和这个拉煤的搞好关系,以后开瓦厂、砖厂,用煤量大,能省下不少成本。
三姐歪着头,仔细回想了一番,突然眼睛一亮,说道:
“你说的那个人啊,他上次来的时候,好像说买了拖拉机,看来这拉煤的生意确实赚钱。老弟,我支持你。烧煤炉子可比这柴火灶干净多了,就算不天天用,偶尔用来温温热水,也方便。”
大姐轻轻点了点头,不过语气中还有一丝谨慎:
“我觉得这想法不错,可以试试。不过,成本得精打细算,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母亲一直默默听着,她向来谨慎,听到大姐也赞同,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
“咱家现在钱确实紧张,你爸爸明年可能都没法寄钱回来。修了这新房子,买种子、化肥的钱都没着落,说不定还得找人借。你想做生意,只能靠自己想办法。”
宋向阳见母亲松了口,顿时信心大增:
“嗯妈,您放心,钱的事我来解决。”
“我不但要把煤生意做起来,还会赚钱补贴家用,您就等着瞧吧。”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十张十元大钞,递给母亲,
“嗯妈,这钱您先拿着,帮我收废铁和饮料罐子。等我赚了钱,再给您添一些。至于种子、化肥的事还早着呢,您也不用操心,我会想办法的。”
母亲接过钱,小心翼翼地塞进内兜,眼神中仍带着一丝担忧。
宋向阳明白母亲的心思,一时也不知如何让她完全安心,便转移话题:
“嗯妈,这几天过年也没啥要紧事,我想托林场的车带点水泥、石灰、沙子和砖头,给新房子做个水泥省柴灶。”
他起身走到现在的黄泥灶旁,指了指,
“您看这灶,才用几天就开裂了,火也不稳,做饭时烟雾弥漫,熏得人眼睛疼。我做个水泥灶,再加上烟囱,以后做饭就舒服多了。”
在那个时候,黄泥灶是家家户户的标配,水泥灶对村民们来说,还是个陌生的概念。
宋向阳一心想给家里带来改变,让大家做饭不再那么辛苦。
他怕母亲担心钱,又掏出剩下的几十块钱,在母亲面前晃了晃:
“放心,钱我有。买这些材料,也就二十多块钱,不会花太多。”
母亲看着宋向阳有条不紊的样子,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些:
“你的钱得省着花,别乱花。你承包的水库以后买饲料也要花钱。林场的车,你去说,人家不一定肯帮忙。我跟你梨花嬢嬢说一下,她家在林场有亲戚,看在她的面子上,人家可能会答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