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章 下聘(1 / 2)

加入书签

元宵的晚上。

村里来了耍龙灯的,热闹的紧。

刚好那时候还没有元宵晚会,大家也都去看耍龙灯了。

那架势可比之前来送福的舞龙的要强上许多,光耍龙的都有十二个人。

还有唢呐和腰鼓队配着节奏。

由于那龙也还是薄纸和竹骨做的,在敬龙灯的时候还被点着了龙头,吓了大伙一跳。

而母亲只是小看了一会,就回家纳鞋去了。

这阵子,她晚上都是趁着有电,纳鞋的速度都加快了很多。

都有十来双了,大部分都是给大姐的嫁妆。

因为过了十五,这供电又是说不准的事情了。

老支书又是有点煞风景的讲了正月二十五,要修马路的事情了。

众人是边看热闹,边讨论着修路的事情。

宋向阳几人多看了一会,也便早早回家休息了。

因为明天,要准备“大姐夫”后天下聘的一些吃食和伴手礼了。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早早地开始泡糯米,打豆腐,炸米花这些。

而宋向阳则搭着林场的顺风车去到了街上,打了几斤“爆米糖”。

等到下午的时候,一家人又开始炸通辣椒、油糍粑,煮红鸡蛋这些。

十七的时候,“大姐夫”和几个长辈担着几担聘礼早早就来了。

都是木质的担子,里面有一腿猪肉、糍粑、鸡鸭鱼、酒、白糖、银首饰、棉布和一些糖果。

还有两套给大姐的新衣服。

让人意外的是,还有几种非常少见的热带水果,苹果、香蕉和菠萝。

这几样东西,当时整个乡里都没有卖的,尤其是菠萝,很多人都还没有见过。

宋向阳一大家子人也都来了,连舅舅们也都来了。

还有一些关系比较好的村民。

宋向阳赶紧点起鞭炮,进行欢迎。

之后,大家先进行了一番聘礼的交接和清点,还有就是交流定日子以及结婚是个什么章程。

接着,就是大姐和大姐夫在长辈的见证下,签下婚书。

这时候,宋向阳很懂事的和堂哥几个又放起了鞭炮。

这时候,双方长辈才都在堂屋坐下来,开始聊起了天。

不过由于语言略有不同,交流起来是有点费劲。

而舅妈、伯母们就都拿着那些带过来的肉食,开始准备起了午饭。

本来,如果是相亲认识的,这时候双方都会有一个单独交流的机会。

但大姐和大姐夫都是之前的老同学了,相互都熟悉,所以,也就都和大家在一起聊着天。

只是,两人的样子,有点拘谨和别扭。

午饭的时候。

席前,先要进行一番“讲礼”。

对方长辈是个中学老师,讲的话,连宋向阳都觉得很有文采,而且用的还是普通话。

只不过,宋家这边人都是泥腿子,听得都有些云里雾里。

本来宋向阳家“讲礼”的应该是爸爸或者爷爷,但是爸爸没有回来,爷爷也已经故去,便由大伯父进行“还礼”。

大伯父一年学都没上过,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连宋向阳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对方都显得很有礼貌,听不明白,也装作很认真的样子。

一番“友好”交流下来,便开始相互敬起酒来。

“大姐夫”不大会喝酒,但是却很顶事的敬着酒。

宋向阳怕他喝醉了,等下不好商量事情。

赶紧趁他还清醒的时候,跟他说了帮忙去县城买“打气球”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