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犁秧田(1 / 2)
新屋进完火,宋向阳一家就开始搬进了新房,连同两只小猪都搬进了新的猪圈。
李国庆送来的年画、日历、窗花、剪纸、画报,都被大姐留了下来,把新家装饰的很好看。
尤其是那明星海报,姐姐几个很是喜欢。
有刘晓庆、杨钰莹、周慧敏、小虎队、林志颖,还有周润发和赵雅芝,另外还有几张电影海报。
而那些布匹和红包,母亲则是跟宋向阳想的那样,准备结婚的时候一起跟嫁妆送回去。
因为再过几天,便是春分,宋向阳便去奶奶家借了牛、爬犁这些,准备先把秧田给翻了。
奶奶家的老黄牛很是听话,宋向阳给它套鼻锁和戴木枷的时候,都一动不动。
不过这时候的水还很冰冷,都有点浸的脚指头疼,适应了好一阵子,才慢慢暖和一些。
宋向阳是第一次犁田,有些生疏,所以得左手拿着绳索和竹枝,右手扶着犁。
犁田也是个技术活,犁的深了牛就容易累,会歇歇停停,犁的浅了,地就翻不好。
刚开始的时候,宋向阳吃不准,没有把犁尖插深,一挥绳索,一打牛屁股,那牛就快速的拉着他和犁向前了。
结果,犁了几下,犁就已经拖了出来,自己也跟着被拖拽了一段距离。
他急忙猛拉鼻绳,才把牛给稳住,又掉回头继续开始。
三姐在田埂上挖着田埂,打趣道:“老弟,你这是犁田啊还是赛跑啊,照你这样子,这溪水口的几百亩田都不够你一天犁的。”
母亲几人听着三姐的大姐,也在一旁饶有兴致的笑了起来。
“我这又不是老把式,能把田翻过来就不错了。幸好这牛还算听话,要不还真得被拖着走。”
宋向阳侧头回应道。
“这老黄牛在队上可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你不用一直打它,吆喝几声就可以了,它懂人话了。”
母亲扶着锄头说道。
宋向阳依着母亲的话,开始“驾驾驾”“吁吁吁”的试着。
果真就像母亲说的那样,那老黄牛极通人性,随着宋向阳的声音落下,老黄牛都很精准的执行着指令。
掉头的时候,也极为配合,宋向阳抬出犁,转到牛头前,他就自动转身了,都不用宋向阳喊“转”。
后面宋向阳加深了一点,老黄牛艰难的步子也没有间停过,节奏保持的很好。
母亲见着宋向阳越来越熟练的样子,说道:“这老黄牛还是小牛的时候,你爸爸牵着去犁田,都是把田埂犁出了好几个缺口,后面弄得你爸都跟牛置上了好一会气。”
宋向阳一边犁着田,一边听着母亲的讲述,笑道:“犁田和耙田还是老黄牛好,我要是弄头小牛,估计也得被气死。”
“自己家没牛,去借人家的老牛都是要换多个工的,借小牛可以帮人家训练,有时候说点好话,连还工都不用了。”母亲略带回忆的说道,“你爸当时也是想着把小牛练一练,这样就不用去借人家的牛了。”
三姐站直了下身子,冷不丁地插话道:“嗯妈,你犁过田吗?”
“队上的田都是男力犁的,都怕妇道人家犁不好。而且犁田和耙田的工分都高,哪个愿意妇道人家去抢。不过,妇道人家也犁不来,扛这些犁、耙什么的都要费一番功夫。村里也就王喜凤使得一身好力气,能跟那些男力比一比犁田。”
母亲继续说道。
那王喜凤确实干农活是一把好手,连二百多斤的“戽桶”都能扛,平时挑个一百多斤的谷子去街上都是轻轻松松。
就连村里扛树,都是跟男人一样的。
不过,她饭量也挺大的,就一点酸萝卜都能吃三四碗大米饭。
所以,村里人都称呼她为“太妇道”,意思就是人又高大,力气又足的妇道人家。
“这次可亏了你弟弟去换了田,要是那几处山冲的田,牛容易被碎石伤到脚,那犁也得犁坏。这要是借人家的牛和犁,都得赔上不少钱。”
母亲一边挖着田埂的杂草,一边继续说道。
“老弟这事确实办的牢靠,这么一换,牛和人都轻松多了。不过,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弟从换田开始,好像就转了性子了,都再吊儿郎当了。”
三姐接过母亲的话茬。
“你还期盼着你老弟不好呢!他不是转了性子,是开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