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工钱变少了?(1 / 2)
“月......月结?”刘有财对宋向阳的第一个改革方案都有点诧异。
众人也是有点疑惑,都等待着宋向阳接下来的解释。
宋向阳不慌不忙地说道:“是的,月结。以往咱们做工的时候,都是日结的,那是因为大家出工都是很零碎的,并不长久。你们想一下,单位上的人也都是月结的,那是因为人家都是有固定的工作,能够长期的干下去。我们瓦厂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月结也是很有必要的。”
“是不是咱瓦厂的效益不好了,钱不够发工资了?”四婶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众人听四婶这么一问,也都看向宋向阳,看来大家的想法应该都是一致的,就连一直老成稳重的刘开富都有点开口询问的意思。
宋向阳知道大家肯定都会这么认为,所以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叠“大团结”,明晃晃地摆在桌上,然后缓缓道:
“不是咱瓦厂的效益不好,相反,咱瓦厂每天都有进钱,而且利润还不错。这里有三百多块钱,给大家每天发工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咱之所以要搞月结,就是想扩大瓦厂的规模,保证每个月大家有更多的钱拿。”
“这月结跟拿更多的钱是个什么说法?”刘有财问道。
“我说的这月结改革方案,分两种办法。一种就是还继续按照每天发工钱,但是每天的工钱都固定。举个例子,像我四妈,每天1块钱的工钱,她要是选择每天领工钱,那无论瓦厂效益好坏都是一样,每天领一块钱。”
宋向阳看向越来越不解的四妈,笑着继续解释道:
“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我刚才所说的月结。这月结,也同样按照出工天数来计算,只不过,多了一套考核办法。制瓦的人,按照每片瓦来计算工钱,每片瓦可以得三厘钱,像开富满满这样的老师傅,他之前每天至少可以制四五百片瓦,算下来,一天都一两块了,加上他每月的20块钱的顾问费,那一个月都得六七十了。”
宋向阳看向有些发愣的刘开富,询问道:“满满,你自己算一下,这是不是整个月算下来,比你之前拿的钱更多?”
刘开富心中详细地计算着,宋向阳之前给他的是每个月接近四十块钱,是顾问费和每天工钱加在一起的,如果按照宋向阳这月结方案,他的工钱确实差不多快翻了一倍。
他思考了好一阵子,才回答道:“如果按照你这么一算,我工钱确实快翻一倍了,而且早上我再来早点,晚上再回去晚点,可能每天还能多百来片瓦也不成问题,那一天还得多上个四五毛下来,一个月那也得再多上个十多块钱。”
众人认真地听着刘开富的回答,也在仔细的盘算着自己每天的出工活计。
很快,一位新招的负责挑土的人就疑惑地问道:“那制瓦的都按照瓦片来算工钱,那我们这些挑土的怎么算?难道按照每担或者多少斤土来算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