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章 研制琉璃瓦(1 / 2)

加入书签

随后,宋向阳有条不紊地为其他人发放提成奖。

一时间,堂屋内安静下来,只听见大家手指翻动钞票,发出“沙沙”的数钱声。

四婶紧紧攥着那三十多块的提成奖金,眼睛瞪得圆圆的,逐张仔细地数着,那神情仿佛生怕少了一张。

一遍又一遍,崭新的票子在她的反复摩挲下,边角都微微发卷了。

宋向阳看着众人沉浸在数钱的喜悦中,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除了提成奖,这次还有几个特别奖项的奖金要发放。”

“还有奖金?”正数得开心的四婶,听到这话,惊喜地抬起头。

“没错,这次设立了劳模奖和创新奖。劳模奖,我打算颁发给大牛。大家都有目共睹,他每日在瓦厂出工时间最长,好几次收工时,大家遗落在场地的工具,都是他细心捡拾整理好的。而且,烧制瓦窑所需的所有煤块,也都是他利用空闲时间制作的,从未耽误过瓦厂的生产进度。我想问问大家,对于这个决定,有没有意见?”

宋向阳目光诚恳地扫视着众人,询问道。

刘开富两口子自是不好开口,一言不发。

刘有林和三婶四婶平日里也对大牛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劲头看在眼里,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宋向阳满意地笑了笑,从一叠钞票中抽出一张大团结,郑重地递给大牛。

大牛有些腼腆,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奖金,看都没多看一眼,便迅速转身,将钱交到了母亲手中。

刘开富的婆娘站在一旁,眉眼间满是笑意,她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老实憨厚的大牛,竟也能拿到奖金。

“接下来,要颁发创新奖,这个奖项要给开富满满。咱们的瓦之所以能在市场上如此畅销,全靠开富满满扎实精湛的烧瓦技术。我特意去打听了其他烧瓦匠的工艺,开富满满烧制的瓦,比别人多了好几道工序,正因如此,咱们的瓦极少出现气泡和窟窿。咱们这小小的瓦窑,烧出的瓦能与大瓦厂通窑烧制的相媲美,这创新奖,他当之无愧。”

宋向阳言辞恳切地说道,随后又抽出一张大团结和一张五元,递向刘开富。

刘开富正低着头,专注地捻着烟丝,听到这话,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急忙起身,双手接过奖金,脸上带着几分憨厚的笑意,又像往常一样,老老实实地把钱交给了自家婆娘。

他那憨态可掬的模样,惹得众人哄堂大笑,堂屋内的气氛愈发欢快融洽。

待大家都满心欢喜地揣着奖金,陆续离开后,宋向阳却单独叫住了刘开富。

他转身走进房间,取出一包芙蓉香烟,那是他大姐夫送来的。

他走到刘开富面前,将烟递过去,说道:“满满,我有个新计划,打算再开两口新窑。一口窑还是按照老样子烧青瓦,另一口窑,我准备用来烧琉璃瓦。”

“琉璃瓦?”刘开富正好奇地盯着香烟包装,听到这话,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

“对,你看咱们乡里和县里,有不少寺庙和庵堂,大多年久失修,如今都有翻新的需求,很多都要换上琉璃瓦。而且,我还听说县政府准备搬迁到弯河镇,除了大量需要青瓦,琉璃瓦的需求量也不小。”宋向阳耐心地解释道。

刘开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回应道:“这事儿我在给人家做石匠活的时候倒是听说过。当时还有人问我,知道我以前在瓦厂干过,就打听哪里能烧制琉璃瓦。可咱整个县里,都没人会这门手艺,我当时也只能老实说不清楚。”

宋向阳沉思片刻,接着说道:“其实琉璃瓦的烧制工艺,和青瓦大体相似,就跟咱们平时制作筒瓦和板瓦差不多,关键在于添加一些石英砂和草木灰。趁着马上要进行第二次烧制,我去买点石英砂回来,到时候你多调配几种不同比例的原料做做试验,看看掺入多少比例,烧制出来的瓦质量更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