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5章 荣耀加身 家喻户晓(1 / 2)

加入书签

“不过,这还只是提名推荐环节的资格审查,后续乡党委还会协商确定建议名单,候选人的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在乡村事务中的参与度和实际贡献等多方面因素都在考察范围之内。”

“而且,乡党委还会组织由组织部门、宣传部门以及熟悉乡村情况的资深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对候选人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和综合评估。”

工作组组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深邃,神色认真地提醒着刘开盛和宋向阳。

他手中的笔在文件上轻轻敲击,仿佛在强调每一个字的重要性。

“不过,以我们第一轮对宋向阳同志各方的调查情况来看,想来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组长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肯定的神情,补充说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宋向阳的初步认可,似乎已经预见了这位年轻人在后续考察中的良好表现。

刘开盛坐在一旁,神情专注,微微颔首。

他心里清楚,这仅仅是漫长考察流程的开端。

在建议名单确定之后,还需提交至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进行审议和表决。

那将是一场更为严格的考验,每一位候选人都要在众多常务委员的审视下,接受全方位的评判。

一旦候选人通过常务委员会会议的表决,便进入了公布环节。

乡政协的办公厅会承担起通知和公示的重任,分别向推荐单位和候选人个人发送正式通知,告知其已当选为乡政协委员,并为委员颁发具有象征意义的委员证书。

同时,为确保选举过程的公开透明,还会通过当地的广播、公告栏等新闻媒介向全乡民众进行公示。

在乡镇的主要街道和各村的村口公告栏,都会张贴详细的委员名单及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的监督,让整个选拔过程在阳光下进行。

但刘开盛深知,第一轮的审查至关重要,它如同基石,奠定了后续考察的基础。

再加上乡里顾书记对宋向阳颇为赏识,宋向阳自身各方面条件也经得起考验,他坚信宋向阳进入政协只是时间问题。

时光悄然流转,一个月后。

宋向阳正弯着腰,在水田里和母亲几个忙碌地准备插秧。

他的裤脚高高挽起,双脚深深陷入泥中,双手熟练地拔着秧苗,额头满是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进浑浊的泥水里。

“哎呀,快点把手脚洗干净一下,你已经进入乡政协了,你可是除了我伢老子之后咱们村里第二个乡政协委员!”

刘开盛那洪亮的声音远远传来,打破了田间的宁静。

他脚步匆匆,手里捧着几份文件,脸上笑意正浓。

宋向阳听到喊声,直起腰,用手臂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看着刘开盛那急切的模样,赶忙找了个深水坑,将手脚上的泥巴洗干净。

泥水顺着他的手臂和小腿流淌,他甩了甩手上的水珠,接过刘开盛递过来的文件。

他翻开文件,仔细地翻看了一会儿,眉头微微皱起,疑惑地问道:“之前不是说要到乡里去领取吗?”

“我正好在乡里开会,这不就给你带回来了,也省得你再跑一趟街上。”

刘开盛笑容满面,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仿佛在说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似乎为自己能亲自将这份荣耀送到宋向阳手中而感到无比荣幸。

“得亏书记对我们家伢子的事情这么上心,要不是你前前后后操劳,这伢子的政协委员恐怕是想都不敢想。”

宋向阳的母亲这时也从田里直起腰来,抬起手,用搭在肩头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感激地说道。

“欸,二嫂说这话就见外了,你们家光荣,我们村子里也跟着光荣,这不仅是向阳个人的荣誉,也是咱们村子里的荣誉。而且,以后,咱们村子里还指望着向阳能够多在乡里说几句话呢!”

刘开盛摆了摆手,脸上依旧挂着亲切的笑容,真诚地说道。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村子未来的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宋向阳在乡政协的舞台上为村子争取更多资源和机会的场景。

“本来村里准备给你办个仪式的,村干部们也都同意,但是考虑到现在大家都在忙田里插秧的事情,等过阵子大家都不忙了再给你补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