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5章 退婚变被退婚(1 / 2)

加入书签

母亲的脸瞬间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双手紧紧握拳,身子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她将矛头直指三姐,声音尖锐得如同划破夜空的惊雷:“雪春,你怎么这么糊涂!王校长家条件那么好,这门亲事多少人求都求不来,你怎么说退就退了?你让咱们家的脸往哪儿搁!”

三姐低着头,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衣角,试图解释:“嗯妈,我和他不合适……”

“不合适?”母亲打断三姐的话,怒目圆睁,“我们都收了人家彩礼,现在说不合适!你知不知道,村里的人知道这件事会怎么说我们?”

宋向阳见状,急忙站出来,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嗯妈,是我让三姐退婚的。我不想因为我的事,耽误三姐的幸福。瓦厂和煤业合作社的事,我自己能解决,不能让三姐牺牲自己的婚姻来帮我。”

母亲将怒火转向宋向阳,大声斥责:“我以为你只是去看看,没想到你却......”

要是母亲提前知道宋向阳不是去考察人品而是去退婚,她说什么也不会答应。

宋向阳看着母亲,眼神坚定:“嗯妈,那王校长的儿子一看就与三姐不般配,再说强扭的瓜不甜。我不能看着三姐跳进一个不幸福的婚姻里。名声固然重要,但三姐的幸福更重要。”

母亲气得说不出话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农村里,有几个能真正选择自己幸福的人。

母亲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遇到了父亲,两人两情相悦,最终走到了一起。

但是反观大多数人,都是面都没见过,就在父母的操办下订下了人生的大事。

许久后,母亲才停下脚步,长叹一口气:“事到如今,也没办法挽回了。你们啊,真是让我操碎了心。”

宋向阳知道此前母亲是太想为宋向阳解决资金困境了,所以才提前让姐姐们谈婚论嫁。

但是,他也知道,母亲生性善良,心肠又软,哪里会不心疼自己女儿。

只是,对于宋向阳的过分偏爱,让她一时失了主意罢了。

然而,正如母亲所担心的,退婚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子里迅速传开。

一时间,风言风语充斥着整个村庄。

村民们茶余饭后,都在议论三姐被退婚的事。

有人说三姐眼光太高,把好好的姻缘给毁了;也有人说王家嫌弃三姐是农村人,才把婚给退了。

母亲整日为此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原本就操劳的脸上又添了几分憔悴。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惊喜。

一天,一辆货车缓缓驶进村子,停在了宋向阳的瓦厂门口。

从车上下来一个年轻男子,他身形挺拔,面容黝黑,眼神中透着质朴与真诚。

他叫陈思成,是一名货车司机,此前帮宋向阳的瓦厂和煤球合作社运过几次货。

三姐得知陈思成来了,脸上泛起一抹红晕,急忙从屋里出来。

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空气中仿佛弥漫着甜蜜的气息。

宋向阳敏锐地察觉到了两人之间微妙的变化,心中暗自欣喜。

他仔细观察陈思成,发现他做事认真负责,为人踏实可靠,和三姐十分般配。

前世的时候,这陈思成就跟三姐提过亲,只是那时候,三姐因为家里的生计问题,迟迟没有答应,最后去到外县打工,在那边结识了前世的“三姐夫”。

那位“三姐夫”家境还算可以,父亲在县里的供销社上班,本想着退休的时候让儿子顶职,哪知道后面供销社辉煌不再,政策风向又变了,最终他只能跟着别人去学起了厨师。

三姐与其结婚多年,他都没有什么大作为,反而是一肚子的牢骚。

后面还是三姐任劳任怨,做起了各种小生意,才让日子慢慢的好了起来。

但是,三姐那么多年,心中的委屈可是不少。

不仅有“三姐夫”的摆烂和抱怨,还有婆家的冷待。

就连生的一儿一女,儿子的基因都带着家传遗传的疾病,从小到大光治病都花了好几十万。

到了二三十岁了,都还得三姐亲自照顾。

所以,三姐,其实前世的时候过得并不开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