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患山洪 突露石碑(1 / 2)
站长听闻宋向阳的请求,先是一愣,脸上露出些许诧异之色。
他瞧了瞧宋向阳,见其神色认真,而且以对报纸和宣传中对宋向阳的了解,他不像是无的放矢的人。
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开口问道:“那些谷子可不成样子,麸皮的分量看着都快比谷子还多了!”
站长心里清楚,宋向阳向来不是鲁莽之人,此番提出这般请求,想必是另有打算。
可他也着实担心,宋向阳别是一时心软,想要帮衬乡亲们,却不小心吃了暗亏。
毕竟,自己身为粮站站长,肩负着管理粮站、保障公粮收缴与存储的重任,实在不能为了私人事务而忙活,否则,可就坏了规矩。
宋向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耐心解释道:“站长,实不相瞒,我包下了一个大水库。如今正是鱼儿长个头的关键时候,这些谷子虽说看着不咋样,用来做鱼饲料倒是挺合适的,不打紧。”
“原来如此!”站长恍然大悟,脸上的疑惑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理解的神情。
他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而后爽快应道:“行,那我就给你走走这‘后门’,收上一些这样的谷子。不过有言在先,你可得自己勤快些,及时来把它们取走,咱这仓库可主要是用来存放公家粮食的,不能长期占用。”
站长心里有杆秤,他明白宋向阳是出于好心,自己帮这个忙,虽说有些不合规矩,但也算是搭线牵桥的成人之美,做了件好事。
不过,这“便宜”之事可得谨慎着来,切不可坏了原则。
“那是自然,放心吧站长,不上千斤的量我都能消化得了。再多的话,我那儿也用不上了。”宋向阳语气笃定地继续说道。
站长点点头,补充道:“行,咱粮站这边只管出粮票,收谷子的时候先给垫着,回头你还得拿粮票来兑换。”
说着,他抬眼望向远处人头攒动的称重处,那儿排着长长的队伍,村民们正等着上交自家的公粮,场面颇为热闹。
站长接着说:“你看这情形,不消一两天,估计就能收够你要的量,到时候你就得赶紧来拉走粮食了。”
宋向阳连忙点头致谢:“那就辛苦站长了,说到底,还让您为我这事儿‘滥用公权’了。”
站长神色一正,表情认真地说道:“说哪里话!我知道你是心地善良,想帮乡亲们一把。再说了,我这也不算坏了规矩。你想想,粮站要是不收他们这些质量欠佳的谷子,他们就得转卖去农贸市场。这来来回回的,得跑好多趟不说,还不一定能顺利卖出去。”
确实,若是质量正常一点的谷子,卖到市场上,运气好的话,倒是能卖上个不错的价钱。
可即便如此,也得赶好几次集,还都是零散着卖。
至于那些空瘪的谷子,拉到市场上,价格恐怕得贱一半不止,而且,说不定连问价的人都没有。
相较之下,这些谷子甚至还比不上那些陈年谷子。
完成交公粮的手续后,宋向阳一家踏上了归途。
秋日的阳光轻柔地洒在他们身上,暖烘烘的,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周身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母亲坐在拖拉机的副驾驶座上,身子微微后仰,惬意地看着沿途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田野。
秋收后的稻田,此刻宛如一幅被岁月晕染的油画。
一捆捆收割后的稻秸整齐地码放在田间,像是排列有序的士兵,守护着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
田埂边,一座座金黄的谷堆错落有致,谷堆的轮廓圆润而饱满,有的高耸如小山,有的则稍显低矮,却同样承载着丰收的厚重。
微风轻拂,谷堆上的谷粒微微颤动,发出细微的簌簌声,似在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成群的麻雀如黑色的云朵般,在稻田上空盘旋飞舞,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此起彼伏。
时不时地,几只麻雀会箭一般俯冲而下,落在谷堆上,迫不及待地啄食着遗落的谷粒。
它们灵活的小脑袋快速地伸缩着,尖尖的嘴巴精准地叼起每一粒谷子,吃得津津有味。
吃饱喝足后,它们便会振翅飞起,重新加入到空中那欢快的队伍中,继续在稻田上方盘旋,享受着这丰收带来的馈赠。
母亲不禁感慨道:“今年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交上这公粮,心里头也觉着踏实。”
宋向阳双手稳稳地握着拖拉机的方向盘,目光专注地看着前方,嘴角噙着一抹笑意,回应道:“嗯,妈,往后还有更多好日子等着咱们呢。”
去年自己“重回”后不久,可还为了解解肚子里的馋虫,跟姐姐们逮了不少的麻雀。
如今,短短几个月,自己家肉眼可见的红火起来了,那些叽叽喳喳的麻雀,已经看不上眼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