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2章 欣慰的母亲(1 / 2)

加入书签

阳光愈发炽热,烤得大地微微发烫,可宋向阳家院子里建房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反而随着工程的推进愈发高涨。

工人们熟练地砌着砖,手中的瓦刀上下翻飞,一块块红砖在他们手中逐渐垒起,勾勒出房屋的雏形。

最年长的一位水泥匠,身着一件洗得泛白的灰色布衫,袖子高高挽起,露出古铜色的结实手臂。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干起活来依旧劲头十足,跟年轻的工人一起搬运着沉重的建筑材料。

每一趟来回,他的额头都布满了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但他浑然不觉。

他如今跟宋向阳一样高兴。

他高兴的是自己几十年前为地主家修了好几处砖房,但都是青砖。

这些年来,自己的手艺一直派不上用场,如今宋向阳家建砖房,他可是重拾起了自己的手艺活了。

虽然生疏了不少,动作也缓慢了许多,但是面对宋向阳变魔法一样的给自己讲解新房的设计,他宛如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一样,干劲十足的指挥着众人。

而且宋向阳跟他说,等自己房子落成后,保不准就会有很多人找他去建新砖房,到时候只怕会忙的不可开交。

他一辈子勤劳惯了,即使现在头发都花白了,还是没有丝毫懈怠。

尤其是宋向阳的话让他彷如焕发了第二春,他想着若是真像宋向阳说的那般,那以后自己的手艺可是能为自己家带来不少的进账。

所以,他把自己两个只会种地的儿子都拉上来做学徒了。

他可是乡里为数不多的水泥匠,那些泥瓦匠干不来的活儿,他都门清。

自己这手艺若真以后被人稀罕了,两个儿子无疑是最好的传承人,尤其是小儿子,四十多岁了还是单身一个。

学了这水泥匠的活儿,或许还能找到媳妇了,那自己也就能安心闭眼了。

宋向阳瞧着这一家子热火朝天的,也是大为触动。

春天到死丝方尽,没有一个父母不为自己子女操心的。

尤其是在这个年代的农村,本事不多的父母为了生计可谓是难上加难。

自己若不是重生而来,像前世一样,自己的父母也会如他这般,操碎了心。

这时,母亲依旧在院子一角忙碌着,她已经将为工人准备茶水的大茶壶换成了满满一盆绿豆汤。

在这炎热的天气里,绿豆汤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消暑饮品。

母亲用一个大铁勺,小心翼翼地将绿豆汤舀进一个个粗瓷大碗里,然后招呼着工人们过来喝。“来,孩子们,都过来喝口绿豆汤,解解暑。”

宋向阳看着母亲欣喜的样子,忽然间有了一阵恍惚,好像一切都在梦里一般。

而林香也没闲着,她穿梭在院子里,一会儿帮着母亲给工人送绿豆汤,一会儿又跑去给宋向阳递工具。

她的脸颊因为炎热和忙碌变得通红,额前的发丝也被汗水浸湿,贴在脸上,但她毫不在意,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喜悦的光芒。

她深知,这座正在建设中的砖房,不仅是一个家的象征,更是她和宋向阳未来生活的寄托。

这时,村里又一位大叔刘有光溜达了过来。

刘有光穿着一件破旧的黑色对襟褂子,腰间系着一条蓝色的布腰带,嘴里叼着一根旱烟袋,一摇一摆地走进院子。

他站在一旁,看着正在建设的房屋,不住地摇头赞叹:“哎呀,你这房子建得可真快。这才几天啊,都已经有模有样了。”

宋向阳笑着走过去,递上一支烟:“嗲嗲,您过奖了。多亏了这些工人师傅们干活麻利,要不然哪有这么快。”

张大叔接过烟,放在鼻子下闻了闻,满意地点点头:“嗯,好烟,我这一辈子都没抽过这么好的烟。你这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红火了,等房子建好,可得好好庆祝庆祝。”

正说着,老屋那边邻居刘有树的母亲刘奶奶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了进来。

刘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满头银发,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但精神却十分矍铄。

她一进院子,就拉着母亲的手,感慨地说:“凤花啊,你们家可真是积了大德了,这房子盖得这么气派。以后啊,日子肯定越过越舒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