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章 殿试(1 / 2)

加入书签

三月初一,寅时五刻。

夜色正浓,天空之中,一轮淡月高悬照亮大地,北风凛冽,呼啸而过。

正当万千百姓沉浸于温暖的梦乡之际,有数百名未来的国家栋梁,不畏严寒,毅然起身,迎接今日挑战——殿试。

殿试,是自隋唐时期以后,封建王朝所举办的科举考试之一。

历朝历代皇帝主持,安排在皇城内宫殿考试,是科举考试最高一级。

也是封建王朝统治者挑选人才,维护自身统治的一种方法。

此时是明初,殿试时间是放在会试后的月份,三月初一。

三月十五这个时间,还是五十多年后的在位皇帝,因一些原因才改殿试时间。

明时坊总铺胡同,杨家院子。

此时灯火通明,六人聚集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早餐,谈笑风生,享受着这短暂的美好时光。

会试放榜之后,杨为先就邀请了刘江等人来家中小住几日,交流学问,备战殿试。

董璘、刘江、陈询五人甚是赞同,乐意之至。

虽说大家会试考的都不错,但这殿试可是考策论,谁又能保证和会试同样的成绩。

有着杨为先对策论一道颇有心得,相邀大家一同讨论,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谁会拒绝呢!

杨为先六人吃饱喝足之后,收拾下,便一同前往殿试地点。

笔墨纸砚、吃食都没有带,这些都会由礼部和光禄寺准备好。

出门前,杨东、杨猛几人还不忘大声喊道:“祝诸位公子考中心意成绩!”

“哈哈哈,你们还是等你家少爷考中鼎三甲吧!”陈询等人一同大笑道。

杨为先笑了下,便和刘江等人并行走在街上,六人有说有笑的前往皇城丽正门。

不到半个时辰,就来到了,此时大部分贡士都来了,都按照会试排名依次排队等待入场。

“董兄,刘兄,杨兄......早安。”

“来,来,董兄,刘江来这边,位置都给你们腾好了。”

一帮熟悉的同年,纷纷打招呼,杨为先六人一一回应。

随后按照大家的指示,依次进入各自的位置等候入场。

杨为先走到自己的位置后,分别和前后几人打起招呼。

倒不巧的是,前后五六名都是浙江、江西贡士,直隶的很少,都在很后的名次。

站在杨为先前面的是福建闽县董和,后面是浙江兰溪县胡文善,江西庐陵县刘礼让等各地考生。

有着这几日两场宴会和众人的相处,大家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杨为先笑着和大家打招呼:“董兄,胡兄......早安。”

“早安,杨兄。”众人纷纷笑着回道。

互相问好后,趁着排队的功夫,众人闲聊起来,无不是聊着最近发生的趣事,亦或者学习心得、疑惑。

主要还是疑惑,此时杨为先在身旁,趁着这个机会,大家各自问起内心一些不解。

约莫聊了一两刻钟,队伍开始启动了,前方礼部官员带队开始前行。

二百五十人长长队伍,走在外金水桥的这条御街上,也就是之后的天安门广场。

队伍井然有序,一个个踏出坚定的一小步,却也是人生的一大步。

到了殿试这,基本不会再出现有人落榜。

大明立国以来,十三次殿试,也只有个例出现有人被刷下。

但也是少数中的特例,有只有倒霉透顶之人才能遇到。

只要安稳的参加这殿试,写完最后这一道策论题,未来至少是一个同进士出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