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论卷(求订阅)(1 / 2)
“打仗哪有不流血死人的,难道太祖和皇上不是从战争里走出来的。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犯明者,虽远必诛。这才是吾天朝上国该有的气势。
难道杨为先说错了?”杨荣终于忍不住,开口怒声道。
”好。好......好”金幼孜和张泌等人一同跟着称赞道。
李昶和郭瑄被反驳的哑口无言,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再反驳了。
毕竟已经讲明了,这几十年大明一直存在战争。
如今的永乐大帝对北征看的非常重,要是再说这篇文章不好,就要涉及到皇上,这可不能再说了。
“哼。这份卷子多方面都不符合考试要求,本官不评阅此卷。”
李昶被气的难受,嘴硬的说了一句话。
然后一甩袖子,直接起身走回自己的座位整理其它卷子。
郭瑄跟着也愤然回到座位,二人的行为表明了不认可杨为先的卷子。
杨荣等十人看着二人离开,一时不知怎么办。
这要是少了二人评卷,杨为先的成绩该怎么排?
胡广看了众人一眼,笑呵呵开口打圆场道:
“杨为先的卷子暂且不参与评卷,等明日呈给皇上来决断。”
“可,可。”张泌、杨荣等人同意道。
胡广看向李昶二人道:“那二位呢?”
“胡大学士都这样说了,吾没意见。”
............
三月初二,太阳缓缓升起,十二位读卷官便开始整理几个时辰前评完的试卷。
吃过午饭,约莫未时五刻,胡广带着其他十一位读卷官,抱着几十份试卷,跟着禁军前往武英殿。
带着多,总比带的少好。永乐大帝想批阅几份,御批几位新科进士都行,高兴就全看了一遍。
胡广等人刚进入武英殿院子时,马云就已经在门外等着了,领着众人进入殿内,永乐大帝已经端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
十二人等永乐大帝批完手中这份奏折,抬起头后,便上前拜见道:“臣,拜见皇上。”
“诸位爱卿,平身。”永乐大帝笑了笑道。
随后,胡广出列走上前躬身行礼道:
“皇上,今科殿试试卷,吾等已评阅完成,皆在此,请皇上钦定御批。”
“既然已完成,汝等就一一诵来。”永乐大帝郑重的道。
“臣遵旨!”胡广行礼回道后,便拿出“○”最多的一位考生策论卷子大声朗诵起来。
一张试卷,字迹工整干净,满满的二千多字的策论,胡广一一仔细念出,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便读完。
随后呈上御案上,缓缓开口说道:
“皇上,此卷是会试第三名新科贡士福建李马所作。
此子,自幼聪慧,十岁便能通读四书五经,洞悉其义。
此篇策论回答非常出色,谨听皇上安排。”
永乐大帝点了下头,脸色不变,郑重道:“尚可,继续诵来。”
众人看永乐大帝还算满意,便松了一口气。
胡广退下后,杨为先的师父杨荣走上前来,缓缓朗诵第二份卷子。
读完后,和胡广一样,对试卷介绍道:
“皇上,此卷是今科会元直隶扬州府董璘所作。此篇策论,条理清晰,论证明确......”
永乐还是面不改色,点了点头道:“尚可,继续诵来。”
杨荣行礼完走回位置,金幼孜便出列上前行礼,随后一一念出第三篇策论,介绍是刘江所作,众人对此卷的评价。
永乐大帝听完后,还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反应,依旧说道:“尚可,继续诵来。”
众人这下就懵了,互相对视一眼,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读了三份卷子,永乐大帝都未对其有过多的评价,这是在等什么?
随后,众人还是按照圣旨,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方宾等人紧随其后,一一念出带来的前十二份试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