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章 状元是谁(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永乐十六年三月初三,让人激动的日子终于到来。

这一早的北京城,热闹非凡,不管何人,都兴奋着去往正阳门外,准备目睹那一番隆重的时刻。

三年一度的传胪大典,第二次来到了北京城。

在那座建设中的皇宫大殿里举行金殿传胪,诞生又一批大明朝栋梁之才——官老爷。

这天一大早,天空朦朦亮,杨为先就起来收拾,沐浴更衣,穿上今日入殿需要的公服——进士服。

这样一身衣服,可是让无数大明朝的读书人做梦都忘不掉的,一生之中都不一定能穿上。

杨为先在丫头的服侍下,穿上这一套不一样的衣服。

可以用冠袍带履来形容,简单点可以分为四部分,帽子、袍子、鞋子、带子。

这进士服的帽子,可不是普通的帽子。

简称冠,或者乌纱帽,用乌纱制成,帽顶微平,两边展角寸余,长约有五寸,系以垂带。

上面插着翠色簪花,一边三支,对称好看,同时左边最下方一支花上挂有一副铜牌,上面写着“恩荣宴”三个字。

而袍子,也就是进士服,是深蓝色的罗袍,绫罗绸缎里的罗,属于一种丝织品,两边袖口敞开,边口是青罗缝制,圆领同样是一圈青罗。

这样一件进士服,不管是颜色搭配还是制衣水平,都是上上乘。

杨为先穿好衣服,用上配套的一条青色的腰带绕着腰间系上,两边带着黑角,垂挞尾于后。

看着整个人就非常帅气,英姿飒爽,风流倜傥,一旁服侍的丫头都小脸红扑扑的。

最后穿上袜子和靴子,带上乌纱帽,拿着笏用槐木,一位官老爷相就已成。

杨为先穿戴齐全,走出屋,来到院外。

王福、杨猛、杨东、杨云、王忠五人已经站在马车旁。

看着杨为先这一身形象,五人是兴奋的脸色涨红,骄傲不已。

五人心里都想着,俺也有靠山了。

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以后回到县里,除了知县,谁还敢惹俺。

王福笑眯眯赞叹道:“少爷穿这一身衣服,就是好看。”

“是类是类,兴哥儿这一身,肯定迷倒一大帮妹子。”杨猛几人跟着点头附和道。

杨为先笑了笑道:“哈哈哈,你们啊,先不说了,赶车走吧。”

众人笑嘻嘻着,随后杨猛和杨东二人走到马车前,等杨为先上了车,便驾驶前去正阳门外。

马车远远走后,王福看着身旁的孙女,意味深长道:

“丫头,你要加把劲了,今后少爷就不再是少爷了。”

-----------------

来到正阳门,周围已经来了不少新科进士,杨为先下了车,汇同刘江、陈询、董璘等一众好友,便步行前往承天门。

“兴弟,听说这状元要被你拿到了啊!”陈询走在路上,小声的说道。

董璘、刘江、周鐩、撒祥四人也跟着,笑呵呵看着杨为先。

杨为先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笑着道:

“这可不一定,我也没有把握。

说不准这状元是璘哥或者江哥,亦或者是李兄的。”

“不是兴弟拿状元,我可能也拿不到,我对自己做的策论有把握。”董璘皱着眉头,想着道。

“我和璘兄也差不多,还是相信兴弟。”刘江跟着道。

“兴弟,你就别谦虚了,我们都看好你。”

“是啊!”

陈询和周鐩等人跟着夸赞道,这让杨为先不好意思了起来。

虽说昨日听赵大说自己很大几率是状元,但面试完,隐隐的从恩师和张爷爷那感觉出来,可能有变化。

杨为先抬头看着远方的宫殿顶,感慨道:

“这说不准啊,听天由命吧,我还是比较看好江哥和璘哥。”

随后,六人有说有笑走着,路上碰到其他熟悉的同年,加入队伍一起来到承天门。

大约辰时,二百五十名新科进士到齐后。

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按照殿试时的队伍排好,跟着北京城的文武百官们一同入宫觐见。

过端门、午门、金水桥,来到奉天殿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