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曹县暴乱?(1 / 2)
接下来,礼房官员带着杨为先等人,又来到风云雷雨山川坛进行祭祀,流程大差不差。
完成这些祭祀还没结束,你天上的神拜了,那地下人间的神怎么也要拜下吧。
既然都五谷丰登、风调雨顺,那老百姓肯定过上了好日子,那自然就想要开民智,增见识,对应就是要读书了。
文人治国,科举当道,读的书都是四书五经,都自称是孔子徒子徒孙,那自然少不了去祭拜下他老人家,当好这个徒子徒孙。
所以,这最后一步就需要来到孔子庙拜一拜,磕磕头。
人家孔子身份不比神差,对其态度必须端正,心灵诚实的敬拜,马虎不得。
不然后面县学等人看到你心不成,往士林里一传播,那可就罪过了,一下子就得罪了全部读书人,在士林里骂死你。
孔子庙一般是建在城中心,衙门或府州县学附近,方便官员、读书人敬拜,牢记圣人言。
也不知修这些祭坛神庙的人,是不是都算计好的,每个都相距几里地,跑来跑去,刚好一个上午时间能忙完城外的事。
剩下点时间刚好可以回县城祭拜孔子庙,再回到县衙。
难怪大明立国没多久,宣德十年的时候,朱瞻基下令让各布政司、按察司、府州县的新官员上任,只用在城隍庙立总坛,准备猪羊祭祀就行。
看来上面的人,还是了解
可此时的杨为先等人就没有那么好了,忙了一上午,饥肠辘辘,顶着太阳疲惫不堪的往县城走去。
刚踏入城内没走多远,一行人便被一阵急促而凌乱的脚步声所吸引。
只见前方一群穿着破烂、面容憔悴的男女老幼,不知饿了多少天,正急匆匆地朝着杨为先这个方向跑来。
这些人眼神中充满了无助与迷茫,对活着失去了希望。
走着走着就有人跌倒在地,拼命地爬起,继续往这边赶,不愿意放弃那一点点希望。
还没等杨为先等人有所动作,这帮迷茫人群之中突然传来一声惊呼声:“乡亲们都走快点啊!
杨公子大善人就在前面,他来救咱们了,又带着粮食来施粥,都赶紧快点。
咱们去帮他搬粮食,去晚了就没得吃咯。”
随着这一道呼喊声,给了这帮人希望,点亮了一盏明灯,迷茫的眼神出现了一丝丝血色,脚下的步伐加快,拼尽全力往前跑去,去找到那一根救命稻草。
跌倒了再爬起,起不来就爬着走。
这短短的片刻功夫,杨为先身后就有人躁动起来,有人已经慌乱了起来,被前方这群数百“刁民”吓到了。
在发现前方这群人跌跌撞撞跑来的老百姓的时候,杨为先刹那间笑了下,就立马停滞下来,面无表情看向前方。
杨为先呆滞当场的一幕被身旁的刘主簿捕捉到,内心嘲笑着,嗤之以鼻,毛都没长齐就来当知县,还是回家抱媳妇吧。
这点阵仗就被吓住了,真丢吾等读书人的脸。
刘主簿再看了看杨为先还是停滞在那,而前方人群又近了一二十步,虽然自己也对这突然出现的“刁民”很诧异,但知道不好干看着,连忙转身怒喝道:“
黄典史,王巡检你们二人是怎么管理县城治安,前方是怎么回事,还不快点派人去驱散!
这像什么话,影响本县的形象。
再让这帮刁民聚集起来,对本县危害极大,这可是会影响县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