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3章 婚礼安排(1 / 2)

加入书签

杨为先回到主院东厢房一旁杨乐的屋子,陪着他和妹妹雪儿唠嗑了一晚上。

次日天刚亮,便起了床,收拾收拾后,则和老爷子、杨父一同迎接着邻村的亲朋好友。

虽说杨家是大明立国后迁移而来,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认识的人也不少,只是大部分都是些苦哈哈的老农民。

在这之前杨家没有出杨为先这位文曲星的时候,大家基本上是不相往来的。

可这一下子,杨家从大明有着上百万户泥腿子这般的家庭,变成一个全大明排进前万名的权贵家庭,而且其日后的潜力甚至可成为那京城权贵,这如何不让人动容。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杨家从一个在大明数百万如泥腿子般的普通家庭之一,跃升为大明排名前万名的权贵之家。

更让人不敢想的是,其日后的发展潜力之大,其可能会跻身京城权贵的行列,这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

不趁着现在人家办着大喜事,来露露脸,以后更不一定还有的机会。

抱着这样的想法的人太多了,迎接的三天时间里,什么七大姑八大姨,来的数不胜数。

真就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连续三天下来,杨为先是累坏了,也不管杨父杨母的交代,晚上睡前一定是要让王丫头、姐妹花三女帮忙按按放松。

随着临近的亲朋好友们陆续抵达,杨家也开始着手准备,在腊月十六日清晨,天一放亮,就组织起众人热热闹闹、浩浩荡荡地前往县城。

为何前往县城,这要是因为杨为先办的这个婚礼,不是一般的麻烦。

在汉传统文化中,男女结婚是非常繁琐,且要求严格。

男女双方到了谈婚论嫁,不考虑双方父母长辈同不同意的情况下,首先要专门请人帮忙看相、卜吉。

简单点来说,就是把二人的生辰八字拿来,合计合计。

如果不合,也就是会相克,那这桩婚姻基本上都会告吹。

若非想要结亲,这就麻烦了,必须请得道高僧、道家真人做法,去邪去难。

可这样做,花费太大,一般人也不会选择做。

而且在这个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也不会很难出现这种八字不合的情况。

生辰八字相合,还不算完,这只是三书六礼中的一部分。

婚姻的正常流程应该是先聘书、礼书、迎书,然后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当双方家庭都满意后,就要来到了关键点,谈彩礼、定婚期。

彩礼到还好说,传统的婚姻理念还是以门当户对来说,一般女方不会对彩礼要求太过分。

毕竟这是要回嫁妆的,而这嫁妆可是关乎女方的脸面。

像某某时候那种天价彩礼,不给嫁妆,骗钱骗色之类的,也只是某些人在搞事。

这放在大明朝,若是有人敢这样,早给官府抓了砍头。

结婚前,最最最重要的一步,定个黄道吉日办婚礼。

这日子就非常讲究,会按照男女二人的生辰八字,择取那年那月那日那时那刻。

常说的吉日吉时,也就是这般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