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5章 给三女安排工作(1 / 2)

加入书签

这医术,可不是谁都可以学的。

既然这身边最亲近之人会医术,那杨为先脑海中的生物医学知识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哪怕只是会些初高中生物化学,可放在此时这个世界上,那也是佼佼者。

有着自己脑海中了解的那些生物医学知识,加上自家媳妇的医术,以及岳父背后亳州医学世家的支持。

真要提前把青霉素和天花疫苗研制出来,整个世界进程都要发生改变。

虽说有怀璧有罪的说法,可这药的技术原理只有自家懂,哪怕是他们皇室朱家都要敬自己三分。

毕竟谁也说不准会不会得其他病,自家会不会研制出其他好药。

会看病的中医大师很多,可会发明研制药物,治疗疑难病症的医师则很少。

更何况是青霉素、天花疫苗这种造福全天下百姓的利器,若是利用好了,说不定永乐大帝爷孙仨功绩直追秦皇汉武。

在五年前,杨为先刚制出清润霜(西瓜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筹备这项医药研发计划了。

苦于当时手中没人,就一直搁置。

可谁能想到,冥冥中自有缘分,让自己娶了个医学世家的千金回来。

那自然这项计划,就要开展起来。

但此时自己有三位媳妇,这要是只给一人安排工作,其她两人没有,就有点不好了。

怎么说,都要一碗水端平。

而且也不能让刘筱婉、王可馨二女在家闲着,真若是每天在家相夫教子,做女红,那真就是浪费资源。

别看三人现在和睦相处,后宅稳定,可这女人若是长时间闲下来,就容易乱想,那这就容易出事。

为了不让三女闲下来,发挥好三女的优点,杨为先特意分别安排一个工作。

报社,目前还是以民间为主,内容更多的还是贴近百姓生活,白话文,通俗易懂。

但它却是目前见效最快、最能体现价值、能更早助益杨为先的一件事,而且长远来看,报社发展的越好,帮助越大。

所以这报社的管理,自然要让大老婆刘筱婉负责。

曹州周边地区生意让王可馨负责,那也是她聪明伶俐,且出身商贾,从小耳濡目染懂不少经商经验,若平时再加上杨为先的教导,说不准用不了几年,就成为一位商业女王。

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

若不提前做些布局,杨为先未来怎能走到那个位置。

三女看着手中计划书的时候,他也在思索着未来规划。

第一次看到杨为先设计的计划书,刘筱婉三女在短短的一刻多钟里,内心变化万千,一会眉头紧皱,一会满脸笑容。

一份计划书,三项工作计划,看到了自家相公身上背负着的压力,看到了他心思缜密,才华横溢。

身为他的妻子,有开心也有担忧,但更多的是幸福。

一个人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难道不是信任你,相信你!

更何况是男女之间,夫妻之间。

在这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时代,夫妻二人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管好事坏事,都愿意告诉你,那说明是爱你。

刘筱婉、王可馨、张诗涵三女,看完手中计划书,眼角默默流出泪水,吧嗒吧嗒!

“娘子们,你们这怎么哭啦!”杨为先突然看到三女浸湿的衣角,懵了下,

“要是你们觉得这工作太累了,太难了,咱们就不做了。

待在家里给相公我多生几个娃娃,天天给相公我做好吃的就行。”

“呜呜呜!”

他不说还好,越说,三女哭的更厉害了。

“哎呀,娘子们,你们怎么又哭啦!”杨为先有些着急了,

“好媳妇,别哭啦,你们这哭的,相公好难受的。

要是再哭,晚上相公我可就家法伺候了。”

“哼,不正经。”三女被他说的气笑了。

“嘿嘿嘿!”杨为先傻笑了下,“娘子们还是笑着好看。”

刘筱婉三女扑哧一笑,没好气瞪了他一眼:“好啦相公,咱们还是说正事吧!”

“行行,娘子们有啥想法就说吧!”

三女点头嗯了一声,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刘筱婉先说道:“相公,婉儿看了你给我安排了这办报社一事。

如今这纸张可不便宜,若是再算上收集文章、人工排版等花费,售卖的价格可不便宜吧?

价格太高,百姓们会买吗?

而且这哪怕便宜,百姓也不见得会买,有吸引吗?”

听到自家大老婆只是看了下计划书,就能有如此理解,说出如此有深意的见解,杨为先甚是开心,连连拍手鼓掌赞赏道:

“不错,不错,婉儿你说的这些问题很关键。

关于这些问题,相公我已经有考虑过。

价格的高低,主要还是取决于纸张和印刷成本。

这块的话,只有制纸、印刷技术的提升,制作效率提高,成本才能得以降低。

但技术的更新迭代,一时半会是完成不了的,要放长远来看。

所以咱家需要投资相应作坊,自产自用,同时不断进行研究改进。

咱家报纸如何能够吸引百姓购买,这也是和官府官报、民间民报最大的区别所在。

那就是其内容信息、刊期时长、用词语言要不一样。

咱家的报纸不能只把读者限定为官吏、士绅和商人等有思想、有知识之人。

这我大明,全天下更多的还是底层种地、做工等百姓们。

对他们而言,有多少会关心朝政,更多的还是想着如何吃饱交赋税,生儿育女,养家糊口。

因此,这计划书中,相公我就说了,每期报纸不可全是朝廷政事,且不能用官方语言进行表达。

要翻译成俗语,亦白话文,这样可以更好的让百姓们学习理解,闲事解闷。

朝廷政策、法律、本地时事政治,适当地宣传,潜移默化的让百姓们学习理解。

所以这民间趣事、笑话、文艺故事、小说,会是咱家报纸的主要内容,前期要靠这些内容打响名气。

而这些内容,你们应该知道相公我可是会不少吧。

这之前《西游记》,还有改编罗贯中大师《三国演义》,你们也都看过了,也都知道有多么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