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生意筹划(1 / 2)
在农业社会,水路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江南能如此繁荣,离不开水运。
若没有京杭大运河,没有长江,江南经济也不会占据天下大半。
而水运的发展,自然就会伴随着码头的兴起。
这就好比后世高速公路的发展,服务区相应而成。
码头的选取建立,则是非常关键,这是带动地区经济的关键。
一处码头若形成商镇,养活成千上万百姓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码头的兴盛,在这农业社会,永远离不开脚夫,也就是搬运工。
哪怕是工业社会,有了大型搬运机器,人力也是不可或缺。
干搬运这行的基本上都是穷苦人家,有一把子力气赚点血汗钱。
这样的人,没啥身份背景,很容易被人欺负,压榨工资,活累钱不多,艰难生存着。
三人成行五人成伙,若是人数一多,聚集起来很容易就形成帮派。
像著名的运河漕帮、青帮等,都是应运而生。
这一行,不仅生意大,也同时掌握着无数人力。
如今杨为先身在曹州,又把此地当成未来改革的重心,这自然就要对重点行业把控好。
码头搬运,往小了看,只是在一亩三分地赚着血汗钱。
但若是往大了看,组织好人员,连通几个地区,是可以形成物流运输,简单点说就是走镖。
而若是再往远看,形成生态链,培养船夫、水手等各类船员,往船运海运发展。
不靠海,不靠江,也只能依河一点点培养自己的航海队伍。
当要对四团村依茨河,新建商镇的时候,杨为先脑海中这样的计划就形成了。
所以此时赵王河即将通航,码头上的生意自然不能错过。
会议结束后,刘主簿、黄典史、王巡检等人连忙去准备筹划码头搬运生意。
而杨为先这边,也在后院与二叔、杨凡、王可馨商量着此事,众人一旁,还有位学习之人,三姑的丈夫,吴姑父。
众人听完关于曹州赵王河段沿途码头情况后,皱了下眉头思索下,便明白他的意思。
二叔先开口问道:“除了衙门所占三成,民间七成如何分?
年前的时候,咱颍商和我聊过,对曹州各处码头上的一些生意都挺感兴趣。
但兴儿你没说,他们也都苦于无法下手。
现在咱家要不要.........”
杨为先回道:“七成,咱家拿两成,曹县三成,颍州两成。其他方面的生意,就随他们公平竞争,谁有能力就拿下。”
“二成会不会太少了?”二叔皱了下眉,“咱家两成倒没什么,曹县和颍州要不要平分那五成?”
“不可。”杨为先摇了摇头,“二叔你别忘了咱家也是颍商一份子,
若是这剩下五成平分,这咱颍商不就是人家当地的一倍了。
这人家是本地,我们能从中获利已不错了。
要是拿的比人家多太多,就说不过去,容易让人家认为我这父母官与民争利。”
二叔听完也没什么意见了,点了点头。
一旁坐着的王可馨,适时的也提出了疑问:“那这搬运公司,建立的股本要多少?”
“你们觉得呢?”杨为先没有说出内心的计划,而是把问题抛给了众人。
王可馨思索了下,说出内心的想法:“馨儿觉得一千两足以。”
“二叔、凡叔、姑父,你们觉得呢?”
二叔三人闻言,想了下,一同回道:“可,就一千两。”
“好。”杨为先点了点头,随后继续问道,“凡叔,农珍坊在曹州,你考虑好是开设几家?
现在曹县有多少亩地种上了油菜?
杨凡闻言,思索了下,伸出两根手指回道:“经和乡亲们商议,目前已种上了五百亩。
其中两百亩是县城周边王家几家的地,还有三百亩是则分给了普通民户。
生产场地也已在县城选好位置,农珍坊则设两家。
以目前曹州地区经济情况,在曹县和双河口码头各开设一家就行。
两地刚好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辐射周边,都紧靠着河运。
而且等曹州城重新建好后,可在城内再选一店铺为主店,城边双河口可为仓库。
“啪啪啪!”杨为先听完满意的鼓起了掌,“辛苦凡叔了,这后面有什么情况,您先和馨儿商量,再不行找二叔和我。”
“是。”三人点了点头应下。
杨为先嗯了一声,笑了笑,继续说道:“凡叔、姑父,你们先下去准备农珍坊和搬运公司的事情,我和二叔、馨儿有点事要说。”
“好,那我们先走了。”
二人闻言,笑了笑离开了,也都知道他等会要谈些私密的事,不方便太多人得知。
待二人离开房间,关上门后,二叔则把旁边椅子上的包袱打开了,里面是五颜六色各样棉布。
随后,二叔拿出几块棉布,分别递给了杨为先和王可馨。
“兴儿,根据你的建议,咱家纺织坊的技术又进一步提升了,这是最新织出的棉布。”
“呀!这布是咱家产的?”王可馨惊了下,摸着布的手停在了空中,虽说知道自家相公之前招了不少纺织工,可没想到能生产出这般精致的布匹。
二叔看着她的样子,笑了下:“是咱家产的。”
“这.........”
没等王可馨说话,杨为先伸手拍了拍她:“有些事之前都保密,先听二叔说,慢慢你就知道了。”
“嗯......”
“咳咳咳!”二叔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那二叔我,就说下现在纺织坊里的情况。
这现在手里拿的布,是五十支棉,由第一代为先纺纱机和织布机纺织,已生产出二百匹。
普通机只能纺织二十支到四十支棉,则生产了八百匹。
全都是按坊里标准生产,一匹布长四丈宽三尺。
现在五十支棉的布料,可为中等棉布,市场价在三钱到三钱二分银子,批发价最低是二百六十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