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章 近亲结婚!(1 / 2)

加入书签

“兄妹?这是表哥啊!这算兄妹吗?”李丽质反问。

在唐代的社会语境中,‘兄妹’通常特指直系血缘的兄弟姐妹,同父同母或同父异母、同母异父,而表亲表哥属于旁系亲属,称为“中表亲”。

根据唐代法律与社会习俗,表亲联姻中表婚不仅被允许,更是贵族间巩固联姻的常见形式。

唐代推崇“亲上加亲”,表亲联姻被视为“门当户对”的佳配,甚至皇室婚姻中频繁出现。

李丽质的认知里面表亲婚姻不违背伦理,反而是家族利益与情感联结的纽带,甚至法律明确保护中表婚的合法性。

萧然的反应让李丽质意识到,萧然的反对理由源于另一个时代的价值体系,而非唐代社会的共识。

“本质上差不多的,你和长孙冲的血缘关系,其实和李恪他们庶出的是一样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李丽质略微思索,“小郎君,你应该也知道,皇室公主的联姻是有很大的政治因素在里面的。”

“大唐和小郎君所处的时代不一样,这个理由可能不行。”

这个理由别说长孙皇后李世民了,连李丽质都说服不了。

“长乐,你听我说完。”

李丽质点点头,“小郎君你说。”

萧然这才说道:“现在说的‘兄妹’不是说名分,是说血缘。”

“血缘?”这个李丽质理解,但是感觉应该是不太一样。

“我明白大唐有大唐的规矩,可有些道理,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在我所处的时代,法律禁止近亲结婚,是因为无数的经验和研究证明了近亲结婚危害极大。”

“近亲?”李丽质喃喃自语。

不是很理解这个含义。

萧然补充道:“近亲是指有血缘关系且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通常包括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这个能理解吗?”

这样说李丽质自然就懂了。

李丽质点点头,“我明白了,小郎君你继续。”

“近亲结婚被禁止是因为血缘太近的话,父母身上的隐性病症容易在孩子身上变成显性,生出来的孩子要么天生带疾,要么体弱早夭,甚至产妇难产的风险也比寻常高得多。”

前面半句李丽质不太懂,但是后面半句李丽质明白了。

“还有这种说法吗?”

萧然点点头,“是,要不然也不会明令禁止是不是?”

李丽质的睫毛轻轻颤了颤,下意识握紧拳头。

她见过太多宫廷里的例子,妃嫔生产时血崩而亡,皇子公主未满周岁便夭折,连她自己的亲弟弟李治,也总被太医说“体虚需悉心养护”。

“在大唐生孩子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萧然的声音放得更轻,却像重锤敲在人心上。

“若再加上血缘相近的风险,不说你自己要在鬼门关多走一遭,便是真生下孩子,若天生痴傻或带病,我想陛下和殿下也不希望如此。”

李丽质连忙问道:“小郎君,你可知我有几个孩子?”

李丽质问的自然史书的记载。

“史书并没有任何记载,我不知道。”

萧然说的是实话,没有记载无非就是没有,或者是平平无奇。

萧然觉得多半是没有。

“陛下是帝王,他要考虑政治因素,但他也是父母是不是?”

“再说了,现在贞观七年,隋末的乱世过去还没有多久,华夏大地在战乱中人口锐减,到现在也没有恢复过来。”

“大唐现在还是人口稀少,人口对大唐来说意味着什么,长乐你也知道。”

“如果禁止近亲结婚,婴儿的存活率会高很多,对大唐人口恢复有巨大的好处,陛下和贞观一朝的文武百官不可能想不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