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 黄河清,圣人出(1 / 2)

加入书签

不止龙虎山天师府察觉到了异象。

普天之下,但凡稍有底蕴的修仙宗门或是实力强悍的异士。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心有所感。

惊天地,泣鬼神。

虽只有瞬息。

但亦如刹那芳华一般,让人心头震撼。

“大宏愿?会是谁?”

“天下要出圣人了?”

“每逢圣人出世,天下必然大乱,这...或许是上苍在预警!”

“千年前那位儒家圣人,为天、地、人、妖,制定了规矩、礼仪,若这次真有圣人出,他又该做些什么?”

“...”

在异士的世界里,有个普遍的认知。

那就是,能够引起刹那间惊天地、泣鬼神的异象,只可能是有大修士,发下了大宏愿。

一旦那位大修士能够完成大宏愿,便可成圣。

如完不成大宏愿,但能引起天地共鸣的,将来至少也是一教之祖。

纵观古今,出现的圣人寥寥无几,一双手都能数得过来。

每一次圣人出世,都会引起巨大乱象。

上一次是为天地众生制定规矩。

上上次,是直接将‘山海世界’打穿,重塑地水风火,因而有了现在的世界。

这也是张道之在穿越到此世后,发现的一则趣闻。

如今的世界,被异士称之为‘九州世界’,当然,九州不只局限于中原与燕云十六州等。

而在此之前的世界,名为‘山海世界’,就是山海经中的那个世界。

虽说因大劫来临,使天地崩坏,圣人无奈重塑地水风火。

但如今,仍能从九州世界里找到上个世界存在过的痕迹,比如——青丘。

话说回来,京城里的那位皇帝,也感受到了异象的发生。

只是,他不曾将这异象与龙虎山天师联系在一起。

因为龙虎山已经出来一位立下过大宏愿但并未完成宏愿的教祖——初代张天师。

龙虎山的弟子,因秉承着初代张天师走过的路,再难青出于蓝。

就在皇帝思虑人间异士,谁最有可能发下那大宏愿时。

一位礼部的官员,急匆匆来到此处,将他的思绪打乱,

“陛下!”

“社稷坛...无端钟鸣、鼓响,引来百鸟朝拜,共鸣。”

“钦天监属官说,疑为神迹。”

神迹?

皇帝忽然想到一句古老的谶言。

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

“朕记得,朕还未登基时,大概十...十余年前,都水监长丞上劄子,说黄河水清,可有此事?”

礼部官员眉头一皱,记忆里,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

“回陛下,当时先帝不是早已派人探查,证为虚报?”

虚报?

“黄河水清,圣人出世。”

“你若为都水监长丞,你敢虚报?”

皇帝眯着眼问了句。

礼部官员当即下跪叩首,“臣自是万万不敢。”

皇帝没再看他,只是身着道袍,赤足走到殿门外。

所过之处,内侍、宫女,尽跪拜,不敢抬首。

礼部官员换了个叩首的方向,正对着皇帝的背影。

良久。

皇帝缓缓开口道:

“大多数妖族,都会一种与生俱来的异术,名为瞒天过海。”

“在它们化作人形的那一刻,便可熟练运用。”

“如果...朕是说如果...”

“有异士以惊天修为,将清澈的黄河,又变得浑浊了呢?”

礼部官员顿感不可思议,

“这...这怎么可能?此非人力所致!”

皇帝脸色阴晴不定,

“圣人可随意改变地水风火。”

“如果一个异士,强大到,可以与那些成圣做祖的人相提并论呢?”

闻言,礼部官员陷入沉思。

普天之下,那种级别的异士,屈指可数。

会是谁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