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9章 拉拢,敌产清查(1 / 2)

加入书签

战火不波及境内,着眼点是发展。

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想要踏踏实实的搞工业,根本不可能。

按梅坚毅的看法,最起码在鸭绿江这一线,接下来寸步不能退不说。

还要再打几场漂亮的胜仗,鼓舞人心。

否则一旦东瀛军队再次入境,他招商引资,快速打造东北工业基地的计划,就不可能搞的风生水起。

商人逐利,总是要观望局势的。

如果时时刻刻遭受着战火威胁,即使他拿出设备贷款这样的杀器,怕是也没人愿意冒着风险来赌一把。

要知道一旦守不住,那自身的投入可是要全部打水漂的。

而仅靠政府统筹,又力量有限。

想要成体系的建立起一个工业基地,就算是有系统商城,没有三五年怕是也不可能。

这还只是第一步。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军工上全面发力。

造汽车,造坦克,造飞机,造船。

这都是需要雄厚的工业基础做支撑的。

工业基础越坚实,后续的发展才能越快。

如果仅仅只是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就需要三五年的时间,那想要实现自己的远景规划,真的要到猴年马月才行。

可要拖这么长时间,那自己的宏图大志还怎么实现?

好在守住鸭绿江一线他是有信心的,无非就是各种装备投入。

这个阶段只要炮火优势明显,打防守问题不大。

剩下的无非就是出血,搞几套老旧雷达设备摆出来,暂时弥补自己空军不足的短板。

至于鬼子必定会从海面登陆旅大,这一点梅坚毅也有考虑。

只是眼下还没想好,要不要干脆把港口炸掉。

毕竟别说他的海军刚刚起步,就是整个大夏的海军现在都归他指挥,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所以炸港口,就成了目前最划算的方案。

只要炸掉,肯定会给鬼子造成极大的麻烦。

重装备没法上岸,再避开舰炮射程,足以保证登陆的鬼子来多少死多少。

唯一的问题是,将来得自己重建港口。

这是需要花钱的……

让邵平组织征询意见,尽快拿出一套攻防草案以供讨论。

散会。

梅坚毅又把陈道如留了下来。

一块出现的还有戴雨农。

“陈主任,能者多劳,还有几件事儿怕是也要你帮忙。”

“请梅长官吩咐。”

刚刚接过茶杯的陈道如,急忙把手里的茶杯放下。

心情也在瞬间激荡起来。

需要,就是价值体现。

“还是老问题,我们初来乍到,东北对我们来说,大多数的事情都是两眼一抹黑。”

“其他的可以一步一步来,但是民政却必须尽快接手。”

“刚才的会议你也听到了,接下来还有仗要打,甚至规模还会更大。”

“兵源、物资,这两个问题要解决,就离不开民政支持。”

“但是这一场兵祸,各地官员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还有随着东瀛人打了败仗,再次逃跑离任的,三省民政乱成什么样子,你应该是最清楚的。”

所以,是要让自己整理三省民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