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喜迎夏侯将军(1 / 2)
按说,史涣和吕虔都完全按照夏侯惇最初要求行事。
史涣稳守新野正门,不被敌军所夺。
吕虔则代夏侯惇追击敌将,俾使主将免于陷入敌军埋伏之危。
理论上,他们都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然而,主将还是丢了。
二人惧罪,趁夜色沿途追击数里。
敌军早已不知去向。
回头又欲再寻邢道荣,亦不见踪迹。
二人无奈,又怕宛城有失,商议之下唯有撤军,向曹洪将军领罪。
曹洪坚守宛城,得见二人败退,惊怒得半晌未说出话来。
立刻命侍卫将二将推出斩首。
然刀斧手将施刑之际,忽想若己去当有何为,却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可能是夏侯惇为其挡了一灾。
忙命刀斧手暂停行刑。
坐下来沉思良久,忖度此时非斩此二将之时。
此事太过于重大。
遂命人将二人打入牢中,将事由原因禀明丞相,再由丞相定夺。
另一边,又加派斥候,各路打探,以求迎归夏侯惇之机。
此节暂按不表。
再说刘备和诸葛亮,二人两月前已至襄阳,诸葛亮亲自筹备新野设伏之事。
知前方信报传来:太史将军擒夏侯惇于新野,正归来途中。
刘备闻言大喜,谓众言道:“前番获夏侯元让一回,今又复获之,皆出军师筹谋之功也!”
诸葛亮谦逊一笑:“主公勿赞,此乃将士用命、天意佑汉之故也。”
刘备心中岂能不知。
回想阿斗前世所言,当初丞相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尤其是卤城一战,军粮所剩无几,他竟敢在魏军眼皮子底下抢收秋粮,以极少的兵力和司马懿大军拉开阵势展开攻防对决。
丞相是攻,司马懿是防。
后斩获精甲魏军三千,打得司马懿畏“蜀”如虎,坚守不出。
最后粮尽无奈退兵之际,诱敌深入,复斩敌军车骑将军张合。
可以说,那一战,他将阵前指挥艺术施展到了极致。
那一夜,阿斗侃侃而谈,刘备听得是惊心动魄。
“父亲,您恐不知,麾下最善战者,非是旁人,正是相父也!”
刘备才发现,自己到死都没有相信丞相竟亦精通领兵之道。
或许,相比较他的治政治军之能,临场指挥,奇谋之术并非他所长。
然而,那也只是与其自身相比。
当时蜀汉的兵力太少了,国力也太弱了,无法让他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
而自己自诩领兵多年,刚愎自用,亦未给丞相太多施展的空间。
倘若当年夷陵之战。
领兵之人为诸葛丞相,或许又会是不同结果。
只是,为二弟三弟复仇,他这个大哥怎能不亲往?
现在,自与前世今非昔比。
占据荆州交州,手握江陵、油江、襄阳、樊城、秭归数个重镇。
荆交两地钱粮尽为其用,自可更惬意的施展丞相之所能。
譬如今朝复擒夏侯惇,所用粮为假,草为真,工造之械俱为真,这才使得夏侯惇斥候能够尽信。
虽被烧毁,致损失不小,然而和擒获夏侯惇的巨大战果比起来,也真就不算什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