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孔明部署,另有所谋(2 / 2)
马超、庞德、马岱等将统领骑兵,沿黄河南岸推进。
而孔明本人,则与赵云、王平等将,从山路行军。
待深入魏境四五十里后。
孔明传下命令,两路汉军均沿路扎营,不再前进。
静待魏军前来。
对于孔明的这一安排
军中众将。
皆感疑惑。
……
一日夜深。
中军大帐之中,孔明在堆满书籍的长案上,挥笔疾书。
这时,姜维掀帘而入。
拱手施礼后,姜维说:“军师,在下有一事不明。”
孔明并未停笔,而是抬头看了姜维一眼说道。
“伯约有话,尽管直言。”
于是姜维开口问道。
“军师,兵贵神速,我军自潼关而出,兵锋正盛,为何不直抵弘农,而在此地停留?”
孔明闻言,微微一笑,并未急于作答。
姜维见状,又追问道。
“再则有平坦大路,军师为何不取,反而分兵行进,走此崎岖山路?”
……
姜维说到此处,孔明还是没有回答姜维的问题。
孔明只是放下手中的笔,挥手让姜维近前。
指着案上墨迹未干的几个字,孔明说道。
“伯约,你且来看,这几个字是何意?”
姜维上前细看,只见纸上写着:“战之要道,在尽戮彼可战之众。”
这句话很像是兵法中的一段,不过姜维熟读兵法,却从来没有在哪部兵书上看到过这段话。
品了品这几字,姜维问道。
“军师,此中之意,可是说,取胜之道,在于歼灭敌兵?”
孔明点点头,给了姜维一个肯定的笑容。
其实,孔明心中所想的,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一战略思想。
学过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
孔明解释道。
“此役与往日不同,志在一举平灭曹魏,故而不必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歼敌才是重中之重。”
姜维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此刻,姜维已然明白。
孔明之所以不急于进军弘农,正是希望在野战之中,歼灭魏军主力。
如此,便能避免攻城战的巨大消耗。
至于另一个问题。
孔明放着平坦的大路不走,而选择山路行军。
则是为了利用复杂地形,施展计谋,以智取胜。
……
想到此处。
姜维心中豁然开朗,脸上露出钦佩之色。
而孔明此时则问姜维:“对了伯约,方才你欲问何事?”
姜维拱手答道:“军师,在下心中疑惑已然明了,无需再问。”
姜维说完,姜维与孔明相见大笑。
孔明没有正面回答姜维的疑惑,而是用启发的方式,让姜维自己想出答案。
这样才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最佳的互动方式。
……
接着,孔明又拿起笔来,在纸上书写。
一边写,孔明一边说道。
“伯约,我此战如此谋划,还有一个缘故。”
姜维问孔明,是什么样的缘故,孔明又一次用书写的方式,给出了答案。
孔明在纸上写下了三个字。
司马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