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章 藏经楼(2 / 2)

加入书签

江牧叫醒了他,向老者请教,让他指点。

老者看着江牧一副吃瘪的模样,不禁“嘿嘿”的笑出了声,说道:“这里真正的道藏,在抄录之时,都会留下一道神韵。”

“你只需静心坐下,感受书册中的神韵,或许会有收获。不过,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不可强求,不可贪多!”

“多谢前辈指教!”江牧行了一礼,下定了决心,要找到最厉害的功法。

只见他盘腿坐下,双眼微闭,调整呼吸,心也慢慢静了下来。

半刻钟后,他“看”到了,缭绕在身边,密密麻麻,近千个宛如萤火的光点,那就是老者所说的神韵!

“只是……这也太多了吧!”江牧微微皱眉,心中也是一惊。

如此数量,相比三楼所藏书籍,虽不足十之一二,却也让人头皮发麻。

其实,江牧并不知道,尽管三楼藏书众多,但就算是各大长老,根据主修道法不同,每个人感应到的书册神韵也不尽相同,有多有少,一般不超过一百之数。

然而,江牧呢?

他的根基在于体内那道真火。符箓、剑法、地仙法、炼丹、法术……于他而言,这些通通是外道手段,却也可以说,统统算作主修。

正因如此,江牧所感应到的书册神韵,并无类别限制,数量自然多了一些。

他蓦地睁开眼,长吐了一口气,自嘲地笑了笑。

换作以前,有如此多的修行典籍,他还不得尾巴翘到天上去,怎的现在反而嫌弃起来?

好东西不能浪费,我都要了!

江牧走到门口,从最初的这排书架开始,循着神韵,找出相应一部典籍,慢慢翻阅起来。

与方才果真不同,这部典籍开篇明义,乃是一道抟炼真火的顶尖法门。

定了定心,江牧慢慢沉浸了进去,大半天时间,他又翻阅了十来个竹简书册。其中,大多数都是强行记下,不求甚解,碰到感兴趣的,就尝试几下。

正如蜀书中,诸葛武侯以“观其大略”之法读书,江牧也是囫囵记下。

门口的老者满脸狐疑地盯着江牧,暗自嘀咕道:“都告诉这小子要适可而止,不能贪多……可瞧他这架势,是要把这里的典籍都看一遍吗?”

老者不禁叹息一声:“唉,又是个好高骛远的小子!”

老者看着江牧隔一段时间就拿起一本书,一副“贪多嚼不烂”的模样,只能不停的摇头。

直到太阳落山,江牧阅读了二三十部典籍,看的很驳杂,不过其中也有几部对他大有启发。

又一日,江牧早早来到三楼,捡起一部典籍,直接盘坐下来,自顾自翻阅起来。

自这一日开始,江牧废寝忘食,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除了回家睡觉,他都泡在藏经楼中。

渴了就凝出一团水,饿了就吃丹药,倦了就掏出一颗魂晶炼制的养魂丹服下。

在茅山中,江牧的行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毕竟,就算是门中长老,也没见过天天泡在藏经楼的。

然而,除他之外,还有一人也引起不小的议论,那就是念英。

她与江牧同进同出,也每天都泡在藏经楼中。与江牧孤身一人不同,二楼门人弟子不算少,念英自然也受到更多关注。

不过,夫妻俩并未因外界而扰乱了自身,眼中仿佛只有那众多修道典籍。

这一日,江牧将一本书放好。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走到门口,对老者行了一礼:“前辈,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可能都不会回来了,里面的典籍我都已分类放好,您多保重,再见。”

“哼!~”老者似乎颇为不满,扭过头去。这段时间,他明里暗里劝过江牧好几次,哪知江牧依旧我行我素,囫囵吞枣,真令人恼火。

待江牧下了楼,老者走了进去,果真见到书架上繁多典籍,以法门类属各归其位,心情这才好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