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1章 院里人不过年了?(2 / 2)

加入书签

贾东旭一脸谄媚地对着易中海说道:“师父啊,话虽然这样说,可咱这块儿谁不知道呀,依着您那的技术,还有在厂里的威望,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如果这次厂里还不提拔您,那厂里的那些领导就是有眼无珠!他们就是瞎了眼啦!”

易中海板起脸来,一本正经地训斥道:“东旭啊,可不许在背后随意议论厂领导哟!再者说了,厂里究竟要提拔何人,那可是得经过全面且综合的考量呢,谁也不敢拍胸脯保证就一定能成!”然而,说归说,易中海心里头却是笃定极了,他坚信只要这厂子一经扩建,自己获得提拔那绝对是铁板钉钉的事儿。如此一来,他的心态也不禁飘飘然起来。

更有甚者,贾东旭这家伙竟然跑到外头四处宣扬,声称自己的师父此次必定能够得到提拔,而他自己呢,作为易中海的爱徒,到时候自然也能捞上个一官半职当当。这番言论传扬开来之后,不少人居然深信不疑,便有人开始对贾东旭百般巴结讨好起来。

这天,何雨柱在厂里无意间听闻了这些流言蜚语,他忍不住在心底暗暗发笑:贾东旭你也真敢想,除了拍易中海马屁,你干啥啥不行,车间里有服你的吗!你要当上了猪也能上树了。

直到大年二十八,何雨柱和妹妹雨水才拎着大包小包的菜和肉回到了熟悉的四合院。他们本想着能安安稳稳、顺顺利利地过个热闹年,可一踏进院子,两人就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儿。

按常理来说,这会儿临近过年,院子里的人们理应忙得热火朝天,家家户户都该忙着准备各种年货。然而,此时此刻的院子却异常冷清,除了那几家聚在一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什么的住户之外,竟没有多少人在忙碌。就连平日里最爱在门口充当门神角色的闫埠贵,此时也不见踪影。要知道,往年的这个时候,可是闫埠贵收取院里人“进门费”的绝佳时机呢!

何雨柱听到他们还是在议论轧钢厂扩建的事儿,何雨柱心道:你们真是闲的慌了,年也不过了。好奇地朝那些聚集在一起的人群望去,只见闫埠贵正挤在人群中间,表现得格外积极。说来也怪,闫埠贵也不是轧钢厂的工人,照理不该对厂里的事情如此上心啊。不过,以闫埠贵的精明程度,他肯定是嗅到了其中潜藏的商机,所以才会这么积极地凑上去探听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