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六章 秦三泰上大活儿!(2 / 2)

加入书签

顿了顿,又道,“不过,五殿下不说,老夫也会保全宁王性命的。”

“老师,圣言新篇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宁王如此待您,您因何要以德报怨?”

“宁王毕竟与老夫有师徒之义,也是我儒家难寻的良才,于公于私,老夫都需保他。”

顿了顿,又道,“等朝廷大军攻城之时,我们再去王府一趟,杀了他的爪牙,再将他带到书院,交由五殿下处置,以全五殿下的仁义之名吧!”

“老师想得周到!”

......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又七天过去了。

宁安城已经全城戒严,除了几个卖粮油米面生活必需品的铺子,其余铺子全部关门。

百姓也都躲到了家中,白天很少出来,晚上更不敢出来,怕被当奸细抓了,在这个年代,老百姓最知道战争来临时的规矩。

连日来大批工匠、苦力在城头忙活,除了加固城墙,就是帮忙安装徐风行设计的墨家机关。

墨家机关本就以防御城池闻名天下,而徐风行又是墨家顶级天才、风雷谷高徒,故而机关品种琳琅满目,从两三层楼高的巨型投石机,到精巧的连发穿甲弩机应有尽有。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机关,到了夜间,徐风行又带着一队可靠的王府侍卫,从城墙下到城墙上,忙活了好几个大夜,布下了不少隐藏机关。

薛源站在城头,看着城墙周围密布的机关,安全感大有提升。

却也依旧不敢妄言此战必胜。

毕竟,即便对面攻不下城,但朝廷有无数资源,可以围城、困城,而他则必须击溃那十六万精兵才算胜利。

而自上次之后,秦三泰一直没有送情报过来,薛源甚至不能确定他现在是死是活。

......

此时,江南转运使府邸。

刚刚商议完作战事宜的宣北镇抚军指挥使、平南大将军赵斗星,带着一众将领虎步从议事厅出来,直奔自己的军营。

明日,大军就要开拔,直扑宁安城!

议事厅中,转运使陈启年、江南道兵备等一众文官,却是一个个脸色铁青!

“简直岂有此理!”

一个文官恨恨地锤了下桌子,怒道,“陈大人为平叛殚精竭虑,甚至不惜舍生忘死、深入虎穴劝降宁王,诸位同僚,我们扪心自问,这等气魄,这等胆识,这等精忠报国之志,我等之中,谁可与陈大人媲美?”

众人无言!

只听那文官又道,“然而那赵斗星,竟对陈大人所提之良策置若罔闻,开口闭口让大人管好粮草便是!如此轻慢大人,是当真觉得我江南无人吗?”

陈启年见状,连忙对那文官说道,“北安老弟,莫要再说啦,国事为重!”

这位“北安”老弟是他不久前刚刚招来的幕僚,为人正直义气,主意甚多,半个月相处下来,陈启年已经拿他当朋友一般了。

“北安”闻言,却是蓦地红了眼眶,紧攥着拳头,身体也微微颤抖起来。

“大人,我、我憋屈啊!咱什么时候......受过这等委屈啊!”

他哽咽了,他哽咽得脖子上、额头上的青筋都出来了!

在场其他人一看气氛都到这了,赶紧跟着叫骂起来!

不跟就显得与转运使不亲近不是?

“对,他赵斗星不就是在北线打过一次仗吗,还是败仗,神气什么?”

“咱们江南无将吗?还是咱们转运使不懂用兵?那这十来年江南总计八次农民造反,是谁平定的?”

“去他姥姥的,欺负到咱们头上来了?陈大人堂堂二品衔,他赵斗星不过从三品的武将,简直尊卑不分、目无纲常,我们定要联名奏他一本!”

群情激愤!

“北安”看着满屋喷射的口水,眼眶越发泛红!

心底却是呵呵一笑。

参他一本怎么够?

按王爷的话说,那得给他上个大活儿啊!

文官叫秦三泰。

秦三泰,字北安,号狗官,又号马屁居士,宁王府仅次于王爷的老戏骨,当代杰出的官场表演艺术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