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军神的新军!(2 / 2)

加入书签

还有,城中有库存棉花十余万斤,学生已让家父全部买下,届时做成衣物,可免费发给穷人。城中穷人上月已登记造册完毕,我们从最穷、最体弱的开始发,发完为止。”

薛源听完苏跃山的汇报,感觉还不错,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只能保宁安一城,外边的百姓却是没办法了。

是真的没办法,他身为王爷,也能力有限。

于是让苏百长抄了一遍,发送给其他县。

其他县的知县目前都没有正式任命,代理知县都是秦三泰巡查时临时擢拔的。

秦三泰目前尚未回来,据说在各县处理了不少积压的大案要案,给他挣了不少脸,现在连偏远的地方都知道宁王是个好王爷了。

说完过冬的事,苏跃山又汇报了下临近冬季,城中粮价飞涨的事。

粮价每年冬天都会涨,但是今年涨得特别多,原因当然是宁州被围,外边的粮要进来比较难,百姓担心到时候买不到。

苏跃山的建议是抓奸商,平抑粮价,不过薛源知道这治标不治本,没有奸商还有黑市,有需求有恐慌就永远平抑不了粮价。

于是只能决定,将王府储存的官粮,拿出一半投放市场。

王府的存量现在可不少,战前储存的十七八万石,现在还有十万石左右,加上另外六县交上来的秋收粮三十五万石,总计有四十五万石。

拿出二十万石投放市场,足以瞬间平抑粮价。

等苏跃山汇报完后,苏若薇会把其他各县发来的奏报,一并呈上来。

这些奏报中写什么的都有,上到抢劫、杀人、偷盗等大案要案,中到菜价、粮价等民生情况,下到某某寡妇守节多年要不要嘉奖,某某老头睡了儿媳被抓,族人拟浸猪笼要不要阻止,等等。

最过分的,还有个代理知县发来奏报,说自己境内长了一棵竹子,竹子上的斑纹很像一个“宁”字,他已派人将竹子保护起来,并打算立碑建亭,请王爷赐名云云......

气得薛源把这奏报让人带给秦三泰,让他看看他擢拔的都是些什么人,结果秦三泰回复,说此人确有大才,还暗示现在是一个“宁”字,未来有可能再长出“王兴”二字!

薛源看完,只好把已经拟好的“就地免职”批复给撤了。

忙完这些,一上午也就过去了。

成为实权王爷之后,他现在每天上午大抵都是这么忙,别说找苏若薇撩骚,就是摸一把她屁股的空都没有,偶尔忙里偷闲摸一把,也是遭她白眼,却不是小拳拳锤胸口,没意思!

吃过午饭后,算算齐元胜他们练兵也快一个月了,却不知道成果如何?

薛源表面上嘻嘻哈哈,心里却是真的急,毕竟接下来得赶紧去宁州各处要冲布防,再迟没准朝廷大军就该到了。

心里有事,午觉也睡不着。

又去马厩逛了逛,看到那两匹种马已经躺地上了,都口吐白沫,眼瞅着是要蹬腿诀别人间的架势。

不过孙远行却没有放弃,这货蓬头垢面的坐在混合着马粪的泥地上,一手拿着汤药,一手拿着长长的银针,地上还摆着一本打开的书。

他看一眼书,就要喃喃自语一会儿,接着要不给马灌汤,要不就拿针扎马,有时候嘴角会微微上扬,有时候又露出咬牙切齿的表情来。

薛源疑心他要疯,连忙小声对身边的老周说道,“老孙不太对劲啊,你看着他点儿,别马没救活,他自己先疯了!”

老周连连摇头,一脸便秘的表情,说,“看不了,看不了啊王爷!谁敢跟他说话他就瞪谁,惹急了还朝你扔马粪!要不是跟咱要药材的时候嘴里利索,老奴真就怀疑他已经疯了!”

“他扔你了?”

“扔我一脸哪!哎哟喂,从小到大老奴就没被人这么欺负过!这位爷我是真惹不起!”

“那走走走,本王刚买的衣裳,瑞麟祥的,牌子!”

薛源回到屋里,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消息。

北燕那边,终于给王玉儿派任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