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万邦源头,五十万大军讨伐魔教(2 / 2)
一个地区,如果出现一个强国,必然会有几个模仿该国的弱国。
当然,这些模仿者也不是没有顾虑。
他们通常只是模仿强国的制度、文化、官职品级等等,不敢如同春秋战国时期那般连国家疆域划分都模仿。
但!
如果其中一个小国想要吞并强国,就不一样了。
他们会将自己国家的疆域划分,以及部分重要城市的名字进行改名,尽可能的与强国相仿。
以此向天下人宣布,自己是强国的继承者。
大家同出一源。
这样一来,将来如果吞并另一个国家,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明朝与清朝就是这样的关系。
早年清朝只是大明朝北方的一个小部落,依附于大明朝以获得庇佑。
后来这个小部落得到机遇,逐渐发展成北方的霸主,并在北方打下大片疆域。
而随着势力渐渐变得强大,满清的统治者已经不甘于当明朝的小弟,在北方建立了大清朝。
同样称皇帝。
不仅如此,他们几乎全面效仿了明朝的制度,以及疆域划分!
这可把明朝给惹恼了。
你他娘的模仿我大明的制度就算了,连疆域划分都要模仿我们是什么意思?
我大明还没死呐。
从那以后,明朝和清朝就成了死敌,双方已经斗了太久。
在这期间,清朝的疆域越来越大,甚至比如今的明朝还要广袤很多。
但这并不妨碍当今大清皇帝拿下明朝疆域,并取而代之的心思。
同源同制的国家,注定了只能留下一个!
这是古已有之的传统。
崇祯回想起明朝与清朝交恶以来的种种失利,咬牙切齿道:“满清也是皇朝国家,制度疆域皆模仿我大明。”
“妖人的思想极具蛊惑,若是在满清的疆域传播开来,哼。”
崇祯冷笑一声,眼中多了几分快意。
正因为看过杨奇伟的诸多作品,以及这次讲话的内容,崇祯才更明白那思想有多可怕。
他几乎可以预见,杨奇伟的作品与思想流向满清疆域带来的后果。
绝不会比明朝疆域内引发的动荡要弱!
不,应该会更强!
到时候,满清内部动荡,明朝北方边境的压力就要小很多。
一旦北方的环境宽松,大明就能调集边军南下!
彼时的明朝边军有六十万人!
这些可不是国内的地方军,而是常年与满清交战的精锐。
只要能调集部分边军南下,崇祯就有把握将魔教妖人彻底剿灭!
而后,崇祯与周延儒等人商讨了很久。
在周延儒等人的劝说下,崇祯放弃了追责孙传庭的念头。
毕竟眼下情况确实紧急,换将只怕要给魔教妖人可乘之机。
相比魔教的危害,孙传庭的事情只是小问题。
经过长达一天的商讨,崇祯最终下达旨意,几乎全盘接受孙传庭的计划。
严密封锁湖广、陕西等地,将战场控制在河南境内。
同时,孙传庭与洪承畴联手对抗魔教。
决不能让魔教妖人与北方乱党合流!
务必将魔教妖人消灭在河南境内!
另外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调集更多援军,协助孙传庭与洪承畴灭亡魔教。
一时间,明朝数十万大军汇聚河南。
其中有洪承畴统率的边军四镇,以及各省兵马十数万人。
还有孙传庭统率的四省兵马十数万人。
外加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兵马,又有三万多人。
这些兵马共计二十八万,号称五十万大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