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普及教育的真正目的!(2 / 2)
“此物若是继续提升,简直,简直~~~”
王尚喜即惊且喜,一时竟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这小火轮的重要性。
杨奇伟神情肃穆,右手拍了拍桌面上的书籍,郑重道:“这便是普及教育的意义所在。”
“普及教育,天下百姓方能知晓,皇朝的存在本身就是错误的,这天下不该是皇帝一人之天下,不该是皇帝与官僚之天下。”
“如此,我圣教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普及教育,还能为圣教带来更多的优秀人才。”
“我圣教需要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工匠。需要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学者。”
“唯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将圣教打造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不败之国。”
“普及教育从来都不是为了行善,而是为了从百姓身上得到更多财富。”
“正如每个皇朝初期,都会向流民,平民分发土地。这也并不是所谓的善,而是为了从百姓身上得到更多的财富。”
“管子曾经说过,国土虽大,若是不能得到开发,便算不得君主的财富。”
“土地本身并不能产生财富,需要有人去耕耘,去收获,如此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财富。”
“我圣教普及教育的意义,与皇朝初立向百姓分发土地没有区别。”
“在我的规划中,圣教所建立的国家,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才能的百姓。也唯有有知识的百姓,才能带来技术上的进步,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王尚喜恍然大悟。
他看了看手里的报告,释怀地笑了起来。
他放下手中文件,感叹道:“教主的治国思路,超越古今无数先贤,实乃千古未有之策。”
“若非教主讲解,老朽从未想到,原来普及教育还有这样的意义和作用。”
“如此说来,倒是老朽多虑了。”
说罢,王尚喜放下心结,真诚地向杨奇伟躬身道歉,道:“还请教主恕罪。”
杨奇伟靠在椅子上,摆了摆手示意王尚喜无需如此客气。
他感叹道:“我圣教将要走的路,是前人从未走过的,老先生不理解,实属常理。”
说到这里,杨奇伟眼睑微垂,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曾经学到的很多东西。
曾经有位先贤说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所谓生产力,便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诸如:原始社会部落时期,部落成员之间的关系。
奴隶社会时期,王与贵族,贵族与臣民之间的关系。
这句话,杨奇伟曾深信不疑,但随着所见所闻的增长,却察觉到了其中的不足。
生产力的增长起源于何处?
为什么会有生产力的增长?
翻阅史书不难发现,生产力的进步源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
那么,教育为何会普及,科学技术又是如何进步的?
这一切,都是生产关系在推动!
分封制时代铁器的推广也好,中央集权初期铁犁牛耕的推广也罢,甚至工业革命时代的教育普及,所有生产力的蜕变,都是由生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方在推动。
总结起来,便是制度决定生产力!
为何明朝几乎没有什么技术进步,因为占据生产关系主导地位的一方,有着用不完的廉价劳动力!
既然有的是人,为什么要进行产业更新,为什么要提高生产力?
钱多的没地方花吗?
而现在,杨奇伟要做的,就是通过生产关系强行拔高生产力!
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教育。
普及教育从来都不是行善,而是为了从天下百姓身上攫取更多的财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