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拿错剧本了(2 / 2)
看到内田悠都被自己说急眼了,赵辛未也无奈了。他想到了自己的身份,似乎是不适合一直对内田悠的好意泼凉水的。万一他今天说的话传到冯啸辰的耳朵里,这事情就麻烦了,连他的老领导都没法再罩着他了。
赵辛未回去传话去了,他当然不会说这些话是内田悠直接告诉他的,而是会说这是从他的“关系”那里了解到的。而内田悠则坚信自己已经猜到了冯啸辰的真实想法,那就是既想得到专利许可,又担心这是池谷制作所设下的圈套,所以才会使出这种欲擒故纵的把戏。
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整个局面变得异常诡异。中日双方的谈判仍在进行,但双方都会不时找出理由拖延几天。在内田悠看来。中方故意拖延,是不想显得太急切,以免落入日方的陷阱,而他自己同样拖延,则是为了让对方相信这的确不是一个陷阱。
负责中方谈判的,始终是赵辛未。装备公司方面派出了几个人与他一同参与谈判,但这几个人明显能力不足,遇到事情只会拿着写好的材料照本宣科,有时候甚至还会拿错了材料,以至于说出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直到很多年以后,赵辛未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得知,装备公司给他派的这几位助手,其实只是公司里的勤杂工。当然,装备工业公司的勤杂工也都是有文化的,没错,就是周梦诗向赵辛未说起过的那批知道啥叫倾销的楼道清洁工。
内田悠一直盼着冯啸辰能够出现在谈判桌上,他也因此而私下找赵辛未问了好几次。赵辛未不是说冯总在外地考察,就是说冯总原本说好参加,结果一早被经贸委领导叫走了,总之,就是各种巧合凑到一处,始终不能让内田悠得偿所愿。内田悠也曾不止一次地在心里想过是不是别再等了,索性与中方摊牌,结束这场闹剧。但每一次他都会向自己说,既然已经布了这么久的局,没看到结果就放弃,是不是太可惜了?
在阿根廷那边,曹志远亲自出马,带着装备公司和另外几家装备企业派出的工程师、销售人员与阿根廷农业部的官员进行着马拉松式的洽谈。中方故意制造出各种变化,迫使阿方的谈判代表不得不经常表示要向上级请示,一来二去便拖过数月的时间。
内田悠在日本、中国两地来回跑,但对阿根廷那边的事情也是洞若观章。王宏泰听罢,心里充满了羡慕嫉妒恨,连带着对徐致远也产生了怨怼之意,这就是后话了。
王宏泰到滨海的时候,冯啸辰并不在现场。这几个月时间里,冯啸辰大多数时候都在现场,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协调各家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矛盾。不过,就在王宏泰从浦江出发的那天,冯啸辰却接到一个紧急电话,然后便赶到北宁省去了。
天地良心,冯啸辰真的不是故意在回避王宏泰,而是林北重机那边遇到了一件麻烦事,让他不得不亲自赶过去解决。
“我们出口西班牙的一台挖掘机,底架梁断裂,现在已经趴窝了。我们要紧急调运一套底架梁过去,还有其他一些备件。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铁路局说安排不了车皮,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
冯啸辰风尘仆仆地赶到林北重机时,林北重机常务副厂长刘旺也顾不上与他寒暄,直接就满脸委屈地抱怨起来。
冯啸辰脸色凝重,问道:“刘厂长,我先了解一下,底架梁断裂是谁的责任?客户有没有对你们的产品质量提出质疑?”
“这个倒是没有。”刘旺说,“我们在电话里询问过对方,对方表示这起故障完全是因为他们操作上的原因,与我们没有关系。不过,他们希望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替换的底架梁和其他备件运过去。他们那边的工期非常紧,一台挖掘机趴窝,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