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87章 供词(2 / 2)

加入书签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我自会告知皇上,告辞。”

良妃坐在椅子上,瞧着她从后门离去的身影忽的笑了。

到头来,她也不过是替别人做了嫁衣罢了。

腊梅瞧着她良妃叹了叹气:“娘娘,您这是何苦。”

良妃轻抚着肚子,嗤笑道:“本宫若是活不下去了,都拜方子华所赐!他若是愿意对本宫有半分……本宫也不会走到今日!凭什么本宫被他害成这个样子,他还要反过来弄死本宫,这个孩子跟了我,是他命苦,不过也不打紧,到时皇上过来了,见了这个孩子,本宫再求一求他,皇上断不会不顾念这么些年的情谊。”

腊梅叹了叹气:“娘娘。苦了你了。也只盼着皇上能够早些过来。到时娘娘定然能够东山再起。”

良妃扯着帕子,恨恨道:“月瑶那个贱人,竟敢这般害本宫,本宫绝对不会轻饶了她!待本宫出去了,定要她不得好死!”

良妃扯着帕子恨得牙痒痒,屋子里能砸的东西都被她砸了个遍,良妃便只能锤桌子了。

腊梅有些担忧:“这德妃,当真会这么好心,替咱们去请皇上过来?娘娘,您可不要忘记了,她是皇后娘娘的人,咱们那般害皇后娘娘,她哪里会真的帮助咱们。”

良妃捏着手里的信,眯着眸子朝腊梅吩咐道:“这些日子你多留意着些,千万不要让人察觉了本宫与德妃说过话,否则只怕方子华这个畜生,定是要谋害于本宫了!”

在没有见到夜微言,没有复宠之前,良妃谁也不能信。

腊梅点了点头,转身去将那开了些细缝的窗关上,朝良妃道:“奴婢明白,与娘娘相近的就是婉嫔了,婉嫔定也不想娘娘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出事。”

良妃深吸了一口气,起身朝腊梅嗤笑道:“她的手里没有本宫的把柄了,本宫自也不怕她,这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良妃不甘心啊,能甘心!她当初就不应该将月瑶这头狼引入室内,后院起了火,烧死的却只是她自己,那头狼不知道日子过的多逍遥!

而这一切,本该是她的,她若是没有贪念,平平安安的生下这个孩子,原也是不错的,可是偏那些人要逼着她!

良妃将这一切的罪孽都顺势推到了方子华的身上,而将她自己妆化成了最无辜最可怜的那一个。

腊梅扶着良妃去歇息,安抚道:“眼下还是要等皇上过来了,娘娘才好与皇上说。”

良妃躺在床上,了无睡意。

想起的处境拜那两个人所赐,良妃的心里便扎着一根刺,日夜难安!

而那一头,德妃悄悄的偏门走了出去,夜里的风雪大,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注意到,加上柳芝刻意向她那守门的小姐妹提了两句,德妃就好像不曾来过一样。

柳芝扶着德妃走在长道上,风雪极大,吹得人几乎要站不住脚,柳芝担忧道:“主子,的风雪太大了,不如咱们寻个地方先避一避。”

德妃抱着汤婆子,温声道:“这般一避不知道要避到什么时候去了,看这天色,雪一时半会也停不了,还是赶紧回去吧,不然到时雪越下越大,再回宫去就难了。”

柳芝只得扶着德妃一步步的往宫里走,待回了宫,已经是小半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

柳芝熬了姜汤端了给德妃,呼着手叹道:“娘娘,这外头的雪跟要吃人似的,分明白日还是晴空万里的。”

德妃捧着姜汤喝了两口,抬头问柳芝:“你可喝了?”

“奴婢先前给娘娘试汤的时候就盛了小半碗,已经试过了,娘娘快趁热。”柳芝跟的这个主子待她也是极好的,所以也造就了柳芝格外忠心的一幕。

在这样的深宫里,无论是好主子还是好奴才,就都是随命去的,很少有像德妃与柳芝这般相互信任的存在。

德妃饱了大半碗,才将碗搁了,笑道:“不管怎么说,这封后大典今日也算是完成了,晴空万里的天,倒像是上苍给皇后娘娘赐的恩惠一般,咱们也算是了一桩事,松了一口气了。”

柳芝端了碗搁在一旁,替德妃拍去斗篷上的雪,笑道:“可不是吗?先前听说皇后娘娘的身子不适,今日瞧着倒也还好,只是没曾想在宴上被一群大臣气的不轻。”

德妃垂眸,端了茶盏吹了吹,茶香扑面而来,这样的温暖与殿外的寒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皇后娘娘将这未来的太子交给镇国公,原也不是没有道理,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过,本宫倒是觉得,这皇后娘娘既然信任镇国公一家,想来也是有原因的,若是单独让小皇一个人呆着,只怕必会受人所伤,皇后娘娘与皇上就这么一个嫡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i>

长子,若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可就真的完了。”

悔之晚矣,所以还不如趁早防范。

柳芝狐疑道:“奴婢听闻镇国公意图谋反,这件事情在宫里头都传开了,主子,您也信镇国公?”

德妃搁了茶盏,也没喝:“镇国公若是有谋逆的想法,早就实施了,如何会等着这群大臣来弹劾他?”

以镇国公的本事,说句难听的,便是想当皇上也是有可能的,或者说是轻而易举。

可是这么多年了,镇国公就一直都没有怎么变过,又何来谋逆?

从某个程度上来讲,这德妃其实还是比较相信徐若瑾与楚云秀的,也证明了,她其实没有跟错队伍。

柳芝端了泡着玫瑰花瓣的热水过来,朝德妃道:“原也是有道理的,奴婢也觉得,镇国公不会那样,今日这封后大典,奴婢瞧着,似乎比先皇后的还要盛大呢。”

德妃轻笑道:“皇后娘娘是由瑜郡主与熙云公主搀扶着,身后托裙的又是未来的太子与太子妃,怎能不盛大?对了,你明儿早些唤本宫,本宫要赶在皇上上朝之前见皇上一面。”

柳芝取了帕子过来,站在一旁,瞧着泡手的德妃,温声道:“近来皇上都在陪着皇后娘娘,这样大的雪,奴婢去熬汤的时候便听人说了,今夜大雪,大臣一个个又是醉熏熏的,所以便不上朝了,有要事晚些去御书房议事就是了。娘娘,您也用不着赶这样大的早。”

这大清早的去将这良妃的事情告诉夜微言,这不是给夜微言找不痛快?

柳芝觉得,这件事情有些凶险。

德妃洗了手,柳芝取了脂膏替德妃护着手,笑道:“娘娘只管安心的睡着,奴婢明儿待太阳出来的时候再唤娘娘,这外头的风雪大着呢,咱们回来的时候雪都已经淹过小腿肚子了,眼下还在下着呢,还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去了。”

德妃护了手起身,她在这碳火旺盛的寝殿里呆着,只觉得全身暖和,先前受过的冻,那种连呼吸都不顺畅的冷,已经没有印象了。

只依稀里记得有些难受。

德妃热得差不多了,便推开窗,窗外的鹅毛大雪便扑了进来,德妃朝柳芝吩咐道:“这样大雪,想来梅开的是最好的,你到时去剪两支,插了瓶给皇后娘娘送过去,若是皇后娘娘醒了就来告诉本宫。”

柳芝提了一盏八仙灯,朝德妃笑道:“娘娘,咱们自己的宫里也该插些梅花才是。”

德妃取了披风系上,朝柳芝笑道:“走,咱们自已宫里也摘几朵。”

二人便出了内殿,提着灯盏踏雪寻梅,于风雪交加的夜里,二人也只匆匆剪了几枝含苞欲放的回了殿。

柳芝不由感叹:“这样大的雪,娘娘明天可得晚些起才好。”

德妃将梅插了瓶,朝柳芝吩咐道:“这梅,若是衬了那唐烧的瓷瓶最是好看,你明日拿那两个瓶子插上梅花,替本宫送过去。”

柳芝搓着手在碳盆边灶着火:“这天是真的冷。奴婢已经将那两个瓷瓶拿出来了,明儿插了花就让人送过去。”

夜深了,时辰也不早了,德妃插了瓶将花瓶抱到床边搁着,也就睡下了。

柳芝准备了德妃明日要穿的衣袍,又将这内殿中的东西一一归位,这才在床边歇了下来。&lt;/div&gt;

&lt;div id=&quot;footlink&quot;&gt;&lt;a href=&quot;上一页&lt;/a&gt;&lt;a href=&quot;返回目录&lt;/a&gt;&lt;a href=&quot;下一页&lt;/a&gt;&lt;/div&gt;

&lt;div id=&quot;adbottom&quot;&gt;&lt;script type=&quot;text/javascript&quot; src=&quot;&quot;&gt;&lt;/script&gt;&lt;/div&gt;

&lt;/body&gt;

&lt;/html&g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