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 引蛇出洞(二)(1 / 2)
嘴上说着诱敌之计,但心里却没什么谱。
如果真是诱敌之计,怎么会一连半个月都这样?
每日清晨接到斥候回禀,说柳羲大军和黄嵩大军又热闹了一夜,守将的心情便如蒸笼一样。
他一面告诉自己,这是敌人的诱敌之计,为的就是将他们引出寒昶关。
另一面,他又忍不住怀疑——
也许这不是诱敌之计,说不定是敌人太过自大了?
起初,他警惕性还很浓,意志坚定。
不过随着一次又一次错失歼灭敌军的良机,他也不淡定了。
根据斥候回禀的消息来看,黄嵩大军和柳羲大军除了基本的巡逻,其他兵卒都彻夜狂欢,根本没什么防备心。如果他胆子大一些,趁机出兵偷袭,说不定已经把敌人歼灭干净了。
哪怕这是敌人布下的诱饵又如何?
他们醉成这个样子,根本没有战斗的余力,若是带兵偷袭,柳羲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面临选择困难症,寒昶关守将举棋不定,只能眼睁睁看着敌方大营篝证和载道那边是什么情形?”
一想到自己吃香喝辣,同事却守着一大堆竹简凄凉过节,丰真感觉浑身舒畅。
风瑾头疼地道,“你便消停些吧。”
这么喜欢拉仇恨,迟早有一天被人套麻袋打死。
丰真笑着拉住一旁的李赟,口中道,“汉美,斟上,咱俩今夜不醉不归。”
姜芃姬帐下文臣武将不是没有矛盾,但矛盾没有那么明显。
丰浪子经常勾着武将偷偷喝酒,李赟小天使谦逊好学,经常向几位先生请教——交流多了,彼此间的隔阂与矛盾也随之减少。除此之外,还有姜芃姬能文能武,尽量一碗水端平,发挥文臣武将各自的长处,没有厚此薄彼,这才使得整体气氛融洽,文武臣子相处和善。
两方纵有矛盾,多半也是私底下解决,不会搬到明面。
瞧着帐内文武相处融洽的情形,作为“使者”给姜芃姬拜年的风珏,心里不是滋味。
黄嵩的武将班底多半是出自原氏本家,算是黄嵩的族人,二者联系紧密。
虽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好事,但黄嵩帐下武将隐隐有抱团对外的趋势。
在黄嵩的压制之下,倒是没闹出什么事儿,可凡事经不起比较啊——
风珏代替黄嵩和姜芃姬喝了几杯酒,说了新年祝福,便找“不胜酒力”的借口离开了。
风瑾见状,暗中和姜芃姬知会一声,起身跟了上去。
“怀玠——”
离开热烘烘的帅帐,外头冰冷的风雪吹得风瑾浑身一颤。
“二哥——”风珏闻声转头,恭敬地唤了一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