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农业问题(2 / 2)
为了短期内收集到足够数量的粮食,官僚们往往会迫使农民交出过量的粮食,以达到上面定下来的粮食征集目标。
不少农民,因为手头上的粮食被官僚征光,而开始面临着饥寒交迫的威胁。有些人还可以向其他人借粮(实际上没多少人能借到粮食),或者花钱买粮等方法渡过难关,而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就算自己没饿死,也至少要失去一个家人。
幸好,这些惨剧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这次的饥荒规模和历史上同时期的那场相比,已经是小之又小了。
这还是要多亏了德军没有越过修建在苏联旧国境线上的“曼图洛夫防线”,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两大产量地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工农业生产依然在进行,大部分农民在战争时期还依然在自己的集体农庄里耕作。
因为苏联红军伤亡减少的缘故,被征召到战场上的农民数量并没有历史上那么多,而遭到德军杀害的农民也主要是西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和西白俄罗斯地区的人,对其余产粮区的影响根本不大。
最终这场饥荒的死亡人数不过千人,涉事的强征粮食的官僚也被中央监察委员会调查,最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处理。
虽然这次饥荒最终还是被解决了,但一些西方国家的媒体却从不知什么途径掌握了苏联发生饥荒的消息,然后在他们本国内大肆报道,将饥荒的原因归咎于苏联的集体农庄制度,认为斯大林的独裁,还有计划经济和集体农庄制度是“导致苏联饥饿和贫穷的根本原因”。
这个观点,在西方国家里受到不少人的认同,而到了世纪,这些观点居然还成为了历史界的主流言论,也广为大部分前苏联加盟国人民,甚至大部分“苏粉”、“**者”们所接受。
但事实却恰好相反,正是因为斯大林时代的农业集体化计划,令苏联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也令全国贫农摆脱了贫穷,摆脱了旧式俄国农业无法供养城市的困境。
在192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绊脚石,而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进力!8)
</b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