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8章 不太平衡(2 / 2)

加入书签

哼着唱着的时候,田野的耳畔又萦回起许多其它歌唱北大荒的歌曲来。那些刚阳、优美而又煽情的旋律和歌词所描绘的情景,不外乎都是北大荒人的在艰苦创业的路上,甘洒热血、无怨无悔和奔放豪迈一往无前的精神面貌。

他被激励着,被鼓舞着,被感动着,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鼻腔里阵阵发酸……

谁知不知不觉间,他竟然又暗暗的有些不服气起来了:

真的,为什么歌唱北大荒的歌曲现在这么的多?动不动就会有一首在大江南北肆无忌惮的流行了起来?不但唱响了全国,还走向了全世界?

为什么有关插队落户的歌曲却是这么的少?少到了平时几乎连一首都听不到。这不是厚彼薄此么?同是天涯沦落人,甚至是……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想着,不由就生起了一股子忿忿不平之气:难道只有你们去北大荒的人,才经受过最艰苦的历练?难道我们去插队落户的就都没有过这样的历练么?难道你们北大荒的人都在受苦,而我们插队落户的人就都是在享福么? 这简直是在罔顾事实!

实事求是的说,去插队落户的所受的艰苦,比去北大荒的所受的艰苦,不知要艰苦多少倍呢。就拿垦荒来说吧,你们北大荒垦荒时使用的是什么?都是机械吧?你们的人是坐在驾驶室里玩方向盘的吧?那劳累的是机械,是你们人的四肢么?

可是我们插队落户的人在垦荒的时候呢,那都是用双手一下一下的抡着镐头在垦呢。我们劳累的完全是四肢,而不是什么机械化。

比如我田野吧,当年跟着社员们在某山冈上开荒时就是这个样子的。一镐头一镐头的刨着那荒地,起着大垅,真就是汗珠子掉地摔八瓣啊。

从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刨上了,一直要刨到太阳落山。中间是集体歇过气,中午吃饭时也歇过气,但那不是为的更好的继续抡镐头开垦田地么?

就那样一干就是一个多月啊。那手掌上的茧子都磨得比脚后跟的老皱皮还厚了。

试问,你们北大荒的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么?你们受过这样的磨难么?凭什么歌颂你们的歌就那么的多?多如牛毛了!凭什么歌颂我们的歌就那么的少?少到仅仅是九牛一毛了!凭什么啊?!

当然了,去北大荒的也并非全都是坐在驾驶室里玩方向盘的,还有很多很多的脏活累活儿,是要靠很多很多的人亲手去干才能完成的。从口口相传的故事中也已经听到了。从一些影视剧中也已经看到了。

可以想象得到,有些活儿也确实很累人,但再累人,也没有让它超过了人的承受的极限吧?否则那么多的北大荒人还能存在于今天么?

同样,我们虽然抡大镐垦过荒,但当时也没有让它超过自己承受的极限,否则今天也不会有我的存在,更不会躺在这里胡思乱想了。

既然都没有超过极限,那么这就等于说,你们的所谓的苦活累活,如果放到我们的头上,我们也是能承受得了的。所以你们也就不着以此来傲人了。

有些活儿也确实很有风险。但在这个世界上哪里没有风险呢?干什么又没有风险呢?你们北大荒有被狼吃掉、被大烟泡冻死以及被森林大火烧死等等的风险。

可是我们插队落户的呢,却有踩空落崖、山洪暴发人被卷走以及同样会有葬身山火等等的风险啊……

到底谁更艰苦?谁更值得歌颂?现在已经见出分晓了吧?这个分晓就是谁都很艰苦,谁都很值得歌颂。

这个事是扯平了。但是还有一个事却怎么也无法扯平的。那就是报酬上的差距。

你们北大荒的人,是国营农场的员工啊。挣的可都是固定的月薪。而我们插队落户的呢,却是集体性质的生产队里的一名社员。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