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八十章 枫桥夜泊(1 / 2)

加入书签

银尘正躺着,猛然间听到一阵阵若有若无的声音贴着江面传来,那似乎是钟声,却显得无比绵长悠远,仿佛千古名流低声吟哦着一首隽永的诗。

银尘知道,那是姑苏城里寒山寺总坛的钟声,寒山寺和其他任何佛家修为之地都不一样,除了暮鼓晨钟之外,还有下了晚课的夜半钟,据说是用来警醒世人,远离那脂粉红尘,贪婪外物,以免移了本性,变成非我的怪物,祸乱世间。午夜钟声,惊醒多少白天做了恶事的芸芸众生,于夜深人静,明月高悬之时,反省吾身,明晰得失荣辱,正所谓白天不做亏心事,也不怕那夜半钟声鬼敲门了。

那空灵的钟声贴江传来,和着三途可上低沉呜咽着的黑沉沉的江水,不知为何忽然显出一股空旷寂寥的韵味来。舟行江面,前方后面都是一望无际的微微翻滚着的黑暗,只有一盏孤生,大概不会想到,在近乎无穷遥远的将来,在真的是无穷遥远的另一个宇宙里,还有一位同为天涯沦落人的孤独少年,念念不忘他那早已在时光漂洗中彻底干透了墨迹的绝句。不同的境况,相同的愁眠。那位书生不过因为名落孙山,前途未卜,而愁眠与寒月之下,江风之上,而银尘,却因为那越来越剧烈的思乡之毒,纵然身为传奇,也不可避免地在这一条小小的客船上愁眠了。

他轻轻咏唱出那四行如同咒语般的诗句,沉浸在自己的乡愁之中,不想陡然之间,三身孤零零的掌鸣,将他惊醒,或者说,将一条船上的所有人都惊醒了。

“妙极妙极!兄台一首绝句,居然将敝寺敲了千年的钟给说活了!比寺从建立之时起,日日敲钟,夜夜不绝,却从无一人能对此有所顿悟,真正如同大师所说,天天讲经,却未必能一朝顿悟,一日讲经,只怕时候到了,只言片语,也能大彻大悟啊!”如同清泉般温润淡雅,几乎散发着阵阵般若香气的声音从船舱最角落里传来,让一船被惊醒的人刚刚腾起的火气瞬间熄灭。银尘忙转头看去,才发现那船舱的底角之处,原本是给那些付不起全价船费的破落旅人,蜷着身子缩着睡的半截矮床上,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端端正正坐着一道伟岸的黑色身影。

那道身影如同孤绝的黑山,盘腿坐着,摆出一副最为标准完美的佛家坐禅的姿势,没穿加沙,一身粗糙的,带着零星几个补丁的普通长袍之上,隐隐透出一圈儿金黄色的光边,仿佛西天极乐世界里才会出现的佛法有陈的罗汉。银尘借着船舱外透社过来的渔家灯火,在不开启黑暗视觉的情况下,只能勉强看到那位男子亮堂堂的光头。银尘暗自眨了眨眼睛,发动黑暗视觉,这才看清这位罗汉一样的和尚。

他生得倒是眉清目秀,可是原本还算俊朗的面向之中,隐隐有一丝断绝尘世,超然物外的宝相庄严,天庭饱满,五官端庄,一双耳朵本来不大,可是配上一对儿耳坠一样的耳垂,显得十分惹眼,银尘仔细端详,只觉得这位年轻的和尚,真的十分像那画上的佛陀,反倒不像是凡夫俗子,他浑身上下气象森严,绝然于红尘业世之外,居然连一点点凡人的气息都没有。

和尚看起来不过弱冠之年,身上却散发出些许返虚巅峰才具备了强大气息,他身上的气息并不凌厉,仿佛磨去了一切棱角的晶莹剔透的美玉,没有任何刀锋杀伐的气息,却分外沉重,如同一座无形的山岳笼罩着他。二十岁的返虚高手足以说明他的天资早是旷古绝今,可是他身上偏偏没有丝毫天才最容易具有的凌厉飞扬,只有一股仿若阅尽少华的沉稳混合着如同赤子般的澄澈温润。

如此复杂的气息,如此惊人的修为,端坐在船舱角落里不知几个时辰,却从来没有被这一船人发现,只能说,他早已入了所谓的“道”,或者用佛家的说法,那是入了“禅”。

“大师是寒山寺的高僧么?小弟刚刚有点得意忘形了,冲撞之罪,还请大师饶过。”银尘赶紧起身行礼,态度十分恭敬,他尊敬的不是对方的修为,而是对方寒山寺的出身。

“贫僧了禅,寒山寺一苦僧耳,还谈不上高僧。敝寺既然独敲夜半钟声,用以警醒世人,从而劝慰世人远离那红尘业力,从来不怕让世人说道,只是千年来,世人皆以为寻常,从来未有人能偶对此品论一二,兄台今夜偶得佳句,自当情深之时,希望还不要怪罪贫僧打扰才是!”了禅和尚见银尘站起,也缓缓起身,他明明身处窄小闭塞之处,新东之间多有局促不便,可是他的动作依然闲适优雅,浑然无迹,不染纤尘,几乎举手投足之间,都浸透了禅意的优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