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手足情,真惦记(二合一)(2 / 2)
这个道理,姐,你比我岁数大,跟前儿的例子也应该有,想不透吗?
行了,我今儿也就能劝你到这程度了。该说的,不该说的,以前还不该对我姐夫挥拳头的事儿,你乐不乐意,我也都做了,说了。
我一个,你闺女一个,谁都不能坑了你,你跟我犟犟我姐夫是不是那样的人,没意义。
告诉你了,你就防着点儿。我俩谁能没事儿搅合你们干架?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毕金枝之前还想跟毕铁林大骂那个手下呢,想评价几句来着,雇那么个人,对媳妇都不咋地,那人就不能用。再顺便撇清是两码事儿,你姐夫不那样人。
可听了几句后,尤其毕铁林那句,你指着男人有良心,不如自己握住踏实,她沉默了。
她又不是真傻,弟弟和闺女,确实不能坑她,倒是让她心里挺热乎的人,不犟犟真假了,倒听了进去,心里已然起了点儿反应。
毕铁林站起身,掏兜点烟。他本来决定说完就走,可还是不放心又强调道:
“姐,过几天,哥和嫂子也要去京都了,就是咱家开春盖房子,我都够呛能回来。
咱哥也得看看手术后的情况再定。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得慢慢养。
老家就剩下你了,凡事多寻思。
这么的吧,盖房子钱,你先垫上。
图纸留给赵大哥了,月月嚷嚷要一步到位,直接盖个小二楼。
得把后园子扒了,估么正经得盖一阵,也得个万,戴个眼镜,眼镜上还用胶布粘着镜框架子。
说话啥的,本以为挺能装相,结果吭哧瘪肚,脸红地憋出句:想娶他姐,等再攒二年钱,他母亲是医生。
当时谁听了那话,都觉得够臭不要脸的。
他娘都没等人说完,骂着人全家都是牛鬼蛇神,喊着他们老毕家根红苗正,当即拿着笤帚给轰出去了。
这回回老家,大家伙喝酒唠嗑,不知怎么就提起那人。
那臭老九挺有出息,第一年被人顶替,扣下了回城指标,他卯足劲居然连考两年,靠考大学回了城。
现在想想,就是没那个前瞻性,即便没找那出息的,也不提当时正手握“实权”胳膊戴红袖章的,就是在那年月,这个县里管食堂家的儿子,那也比付国强百套。
至少当时就嫁进县里,他姐也不用饿肚子。
咋找的付国呢?
毕铁林望着远方,思维却陷进了时隔多年的回忆里。
他娘说,那戴红袖章的太能斗,脾气都不好,得罪人多。
那食堂家的儿子,四个姐姐,等你姐进门,就这一个老儿媳,她是个外人,得挨欺负,也不行。
得给闺女找个能干活的。最好大地里的活,干完自己那份,还有力气帮她闺女。
就这么的,付国没兄弟姐妹,娘也是出了名的贤惠人,他姐就嫁给个头不高,其貌不扬,只有憨厚话少这一个优点的姐夫。
他娘很满意。
劝他姐:妮子,男人长的俊没啥用,找个这样的,他能拿你当个宝,一辈子够够着你,让他自个儿都觉得配他白瞎才成。
毕铁林想到这,心情糟糕透顶。
娘,你恨不得全惦记到了,怕的就是姐姐吃亏。
可曾经花一样的姐姐,现在年龄大了,长相老了。您知道吗?付国不够着了。
——
年过了,节走了,东北的天开化了。
就在楚亦锋光着膀子,刚从大海里训练完出来,收到价值五百多块钱的邮包时,毕月、毕成,以及念实验初中的毕晟,他们都已经开学了。
毕月正在吐火如荼地展开装修。
刘雅芳恨恨地不想帮忙,她既怨小叔子,又怨闺女不听话。可在看到毕月学校饭店两面折腾,满嘴燎泡又瘦了一圈时,她扔下了手术完正躺家养腿的毕铁刚。
刘雅芳一边儿到了饭店瞎指挥,节省材料节省钱,一边儿跟毕月三两天一小吵,但每次无论她咋生气,也要天天不落的去看看。
赵大山在家乡找了小一个月的厨子,愣是没找到,听人说大兴安岭那,有一个祖辈儿给这的员外爷当私厨的后人,他直奔那里。
今天付国去了赵家屯,给书记赵树根扔了前期的盖房钱,刚进屋洗把脸,两口子正在说话中。
“哥那腿就算好利索了呗?那估么等交尾款,他能回来吧?这铁林全权委交给我,我这心里可够没底的了。”
毕金枝斜睨丈夫:“咋地?你怕垫的钱,没人给你啊?”
付国挺生气:“瞅你说那话,我是关心咱哥那腿。现在一跑,不能跟要起飞似的吧?”(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