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趁机借银子(2 / 2)
,好多人就觉得后背汗湿了。
卫国公开口道:“皇上,江南什么时候有了银山了一千万两,那得多大的银山啊”
皇上黑面,“究竟有多大的银山,总得彻查一下方能知晓。赵翀,你还在犹豫什么”
赵翀道:“臣犹豫着,要不要在那二十万两上加个附加条件。”
皇上道:“你这还没完了,是吧”
赵翀道:“启禀皇上,臣巴不得这趟江南之行越早完成越好。所以,臣斗胆再跟皇上讨个期限。”
“期限”皇上诧异的看着他,“朕若说只给你三个月的时间,你就真能三个月搞定”
赵翀道:“只要皇上答应,待到臣回京之时,就是臣大婚之时,相信臣会连夜里都舍不得睡觉而是全身心的扑在案子上的。”
“噗嗤”皇上这次是不顾帝王威严,直接笑喷了。
赵翀却拧着个眉头,一脸的认真。
皇上笑罢,“都平身吧”
除了六位尚书,两位侯爷,一个国公,其他人皆已经起身。
这些人不敢起,那是因为他们的事情还没有定论。
这个时候,就有些羡慕定国公了,不参与朝政,也就不用了领受皇上的雷霆之怒。
皇上又道:“赵侍郎所求,朕准了”
“谢皇上”赵翀行礼,脊背挺得笔直。
皇上道:“你还有什么要求”
赵翀道:“皇上,那二十万两银子,能先预支吗臣想离京之前,先把婚事定下来。”
皇上就被气笑了,手指着他道:“颜家十七当真好本事啊”
“谢皇上夸奖”赵翀行跪礼,“请皇上成全”
皇上咬牙,道:“三天朕只给你三天的时间准备所有的事情三天后,立即启程”
赵翀叩头,“臣遵旨谢恩”
皇上再次甩了袖子,大步离去。
皇上一走,整个偏殿里,便嗡的一声乱了。
六位尚书以及两位侯爷还跪着呢
想起来却又不敢,不起来,作为百官之首这么跪着,却又有损脸面,只能求救似的看向太子。
太子却只顾盯着赵翀,眼神不是很凌厉,却透着股子冰寒,“赵大人,厉害啊”
赵翀摇摇头,“太子殿下谬赞了臣再厉害,也是不能跟镇海侯相比的。”
六皇子道:“赵大人何必谦虚这次江南之行,赵大人完全可以不跟父皇讨要那二十万两。”
赵翀勾唇一笑,“六殿下的意思,臣当真是听不明白呢”
沅王道:“六皇弟的意思,莫不是让赵大人多弄点儿人情吗”
六皇子冷哼,很想说,关于所谓的“人情”,又有谁是真正干净的
赵翀就真的是从来没有收过吗
不过是有些人手脚做的天衣无缝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