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爱妃之逝(2 / 2)
李啸,唐军,过些字眼,成为戈洛文最为痛恨的文字。
“英明无比的沙皇陛下,在下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的。”戈洛文喃喃自语道,一双深蓝色的眼睛中,满是希望的神色。
“老兄,看来皇帝陛下对你还真是赏识呀,非但不加以惩处,反而给了你升官发财的机会,你可一定要好好把握啊。”斯潘捷诺夫微笑着说道。
“那是当然,明天我就亲自出发,去清国的首都,和他们谈妥两国结盟共抗李啸的唐军之事。”戈洛文狠狠地捏紧了拳头。
又一个多月过去,戈洛文率着一百名骑兵护卫,从上柳明斯克南下,绕道蒙古,从西往东,先后经过翁牛特部,奈曼部,喀喇沁部,科尔沁部,再过广宁,终于来到了清朝国都沈阳。
在戈洛文一行人,正离开上柳明斯克,前往清朝进发时,清朝皇帝皇太极,正为了一件事情忧烦不已。
那就是,他最喜欢的妃子,海兰珠,生了重病,已经快不行了。
关雎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为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亦孝端文皇后之侄女。天聪。
“皇帝致祭于关雎宫宸妃。尔生于乙酉年。享寿三十有三。薨于辛巳年九月二十八日。朕自遇尔。厚加眷爱。正欲同享富贵。不意天夺之速。中道仳离。朕念生前眷爱。虽没不忘。追思感叹。是以备陈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讽诵经文,愿尔早生福地,以得超脱……”
最后,皇太极在海兰珠的墓前大哭而拜,亲自奠酒三爵,诸王大臣和外藩蒙古使节等人,纷纷祭奠行礼。
随后,皇太极追封海兰珠为敏惠恭和元妃,并下令,免朝贺,停止筵宴乐舞,朝中各重大典礼,也纷纷暂停。
这段时间,皇太极心情极度悲伤,对任何国家大事都提不起劲,整个人精神也迅速萎靡,人也憔悴了许多,根本不复往日意气丰发之状。
而群臣们,见皇帝平日在宫中,时常睹物思人,每当想起海兰珠时,即伤心落泪,就多次劝誎他出京射猎消遣,皇太极难违众意,只得应允。
而那海兰珠就安葬在盛京地载门外五里之处,皇太极几乎每次射猎时,都要有意无意地经过她的墓地。眼见得坟草萋萋,想到心中的爱妃已撒手人寰、尸埋坟冢、再不能复生,皇太极都会悲痛欲绝、忍不住泪如雨下地哭祭一番。
皇太极日渐消沉,不复往日,这般形状,自然被多尔衮多铎等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两人心下,皆已是心痒难耐,蠢蠢欲动。只不过畏其威严与权势,心居卜测的二人,却还不得不在表面上,作出恭敬臣服之态。
不过,见到皇太极现在一天天地憔悴萎靡下去,二人皆私下认为,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自已就可以开始真的伸手谋划,去想办法触及那把金光灿烂的龙椅了。
这样消沉悲伤的日子,持续到了十月底。
这一天,礼部承政英俄尔岱前来禀报,说有俄罗斯使臣戈洛文,带着随从与印信,千里迢迢来到了清国的首都沈阳城中。
“俄罗斯人?他们从哪里来的?“正在崇政殿会见群臣的皇帝,皱眉问道。
“这,臣亦不知,只听说,他们的国度,在极北之地,离我大清极为遥远,俄使此番前来,却是有重要事情,要向皇上禀明。“英俄尔岱低声禀道。
皇太极面目阴沉地思虑了一阵,便大声道:“好吧,他们既是北方远夷来朝,朕却不可寒了远人之心,就着俄使上殿觐见吧。”
“嗻,着俄使,上殿觐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