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0章 打开局面(二合一)(2 / 2)

加入书签

汪升坦言“从经济的角度支持游戏发展,我可以说这很好;从繁荣文化的角度,也的确存在着利弊,就比如现在社会上讨论的“沉迷游戏”,毕竟那些游戏的吸引力别说那般年轻人控制不了,就连我这个快入土的老头子也被吸引到了里面。”

“但是有一点我必须要说一下,就是对它的一些偏见,需要纠正,游戏偏见更应该关注人性。”

然后汪升开始一一举例:“第一个偏见,只有年轻人,尤其是不上进的年轻人才玩游戏。其实游戏是人的天性,不分年龄,中老年人中也不乏爱玩游戏的,只不过一个是现实,一个是虚拟的而已。比如打牌、搓麻将,玩起来同样可以没日没夜。”

说着说着汪升还回忆起了几十年前的那段时光:“我记得很多年前,我特别喜欢玩蛐蛐、鸽子,在那个年代,斗蛐蛐正是“玩物丧志”的游戏,社会评价相当糟糕,我也没少挨骂,就连一些身边的朋友都说我以后肯定要吃大亏,可是现在大家都看到了,我一直过得好好的,甚至比年轻时希望达到的高度还要高出了一大截。”

“第二个偏见,游戏是让人上瘾的毒药。”

“从天性的角度,指望人什么都不玩,只埋头苦读苦干,是不现实的。”

“人不是机器,特别是青少年更不可能像机器一样,完全理性,按部就班。”

“那会儿我就是迷上了小说,这在当时我父母以及社会上的很多人看来是不务正业,他们更希望我去继承家业,靠经商赚钱渡过自己的一生,事实上也正是小说激起了我写作的**,事实上我写出那么多作品有诗歌,有散文杂谈、但是最受欢迎的却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也就是因为这样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现在我听说我孙女说,很多年轻小孩考进大学以后,疯狂地玩游戏。恐怕他们是之前被压抑得太久,进了大学,少了家庭管束,一下子爆发了。”汪升也是和叶乐一样的观念。

“但我觉得,现实会把他们拉回来,不会一直沉溺。以后就会成为他们一段美好的回忆,所以大家没必要都去痛斥他们。”

“第三个偏见,就是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

“许多人觉得,玩游戏只是浪费时间,读书才是好事。但其实,书本、影视、游戏,都是文化的门类样式,每一个门类中,内容都有高低之别、雅俗之分。书和书就不一样,一部分书属于娱乐消遣性质,读来只为快乐,也可以视为一种游戏。”

“曾经,有些西方知识分子认为电视里播的都是肥皂剧,看电视纯属浪费时间,所以把家里没有电视机当成引以为傲的事。然而他们忽视了,电视里有开拓眼界的节目,有书本表达不了、描绘不好的知识。”

“同样,游戏也是这个理,关键还是人们怎么去看。”。

a

</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