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一章:一本书的时间(2 / 2)

加入书签

我笑了笑,:“师尊,我是师傅也要送,师弟们也要接济的。师尊您来看,这样东西就是您和师兄弟们都能用到的东西。”

郑玄拿过我手中的东西一看,居然是一叠雪白的纸张。郑玄把手中的纸张一摸,只觉得轻盈柔韧,比丝绢的手感还要好。郑玄叹了一口气,:“剑儿啊,这些纸张好倒是好,但售价恐怕不低吧?这么贵的东西不如直接卖掉,多换些竹简来,也好让多一些的寒门弟子能够用得上。”

我故作神秘的:“那师尊以为这样的纸张能够卖到什么价钱呢?”

郑玄又摸了摸手中的纸张,:“这样的纸张恐怕比最好的绫罗绸缎还要贵。你也别卖关子了,你就什么价钱吧。”

我拿过一张纸来,:“以前的蔡侯纸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材料压制而成。蔡侯纸虽然轻便,但颜色泛黄,而且也极易损坏。所以这么多年来,大部分的学子还是用竹简来书写文字。但最近,我在蔡侯纸的基础上做了改良,把纸张的制作材料改成了麻纤维、竹纤维,在把各种纤维材料做成纸浆后,再井盐熬煮,日晒夜收,并在收尾阶段用面粉打磨研光。最后才做成了这种雪白光亮,并且韧性极高的纸张。而最重要的是,由于我改良了制作工艺,这种纸张的成本只有蔡侯纸的八成左右。所以老师你真的冤枉我了,这种纸还真不贵。”

“是吗?”郑玄惊叹一声,:“假如真是像你所,这对于天下学子来还真是一大喜事呢。要是用这种纸做成的书,比竹简的书要轻好几倍,光是这运输的便利就大大提高了。”

我又笑了笑,:“老师,这纸张做成的书籍可不仅仅是运输方便而已。以前咱们做一本书,要把竹子砍下山,然后煮透,去青,去水,晾乾,磨平,揉制,穿孔,装订。这么多的工艺下来,一片竹简也不过才写十个字左右。即使是一棵碗口粗细的竹子,也才能写五六百字。假如是一个人这么制作竹简,恐怕一年也就只能书写五千字左右。光是抄写一部《论语》就要用两年的时间。天下莘莘学子一辈子才能读几本书呢?”

郑玄眼睛一挑,:“听你的意思,你制作这纸张用的时间比较短?”

我眨巴眨巴眼睛,:“没错,要是搭配得当,我那作坊里平均每个匠人每天可以做出一百页纸来。”

赵商吓得一哆嗦,:“那岂不是以前两年时间才能做出的万字竹简,在你这里一天时间就能完成?”

我头道:“师兄对了,差不多是这样的。”

郑玄摇了摇头,:“恐怕你们少算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抄写的时间。这识文断字的事情匠人们恐怕是做不来的,还要士子来抄写。而且以前用竹简抄错了,可以刮掉重写,不过要是用你这纸张来写,即使错了一个字这一整页就要废了。这么雪白的纸上要是写错了字,还真是有可惜呢。不过剑儿啊,你能做出这样的纸张为师已经非常高兴了。你能造出这么多的纸,不知多少士子要从中受益呢。我儒学广大有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