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2 半壁江南血铺天 (3)第八章(2 / 2)

加入书签

如果不是因为他属于豪格一党而失宠于多尔衮,这次的南征怎么会轮到由谭泰这个多尔衮的亲信充当大将军?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他谭泰哪一点可以比得上何洛会?可以说,此次南征的八固山之中,何洛会才真正的是第一大佬儿。

刘良佐是必须为自己发出声音;马国柱是没资格发出声音;排除掉谭泰和何洛会之外的其他几位满蒙固山是不敢发出声音;谭泰是在等着别人发出声音;只有何洛会觉得自己应该发出声音。

“刘将军所言甚是,我军如果以此计划行事,必然可以取得一定的胜利。明军刚刚经过了阶段性的整顿,已经合流了江南各地的多支反贼势力,此时他们所拥有的兵力正是最多的时候。仅仅九江与南昌就已经布置了二十万以上的兵力,由此我们便可以管中窥豹,明军在长沙至衡州、永州、全州这条正面防线上必然会布置更多的兵力用来防御我军的进攻。明军的战斗力虽然并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可要想将我大清的铁军放在坚城之下,去一个城池又一个城池的啃掉明军主力这块骨头也并不算是用智。即使我军可以接连拿下长沙、衡州、永州和全州,以我军目前不足二十万的兵力,在经过与明军主力在四座坚城下的消耗战之后,即使拿下了这些城池又将如何坚守下去?避实击虚、避重就轻,使守军疲于奔命才是攻击明军时一贯的最好方式。如果我军把攻击的目标选择在吉安,相信以明军的实力,绝不可能在两条防线上都投入重兵。况且吉安与赣州都是明军最新占领的城池,防御准备必然仓促,以我军的兵力要想拿下吉安和赣州一定更加容易。而一旦夺得了这两座城池,我军便可以穿插到广一东的纵深,那里的李成栋刚刚把广一东的复明势力搅了个天翻地覆,转而再投靠明军,立足必然不稳。再观察他进攻赣州时的表现,真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这样的军队怎会抵挡得住我八旗铁军的一击?一旦击败了李成栋,我军再突然向西攻击明军的腹地肇庆和梧州,则可以一刀插入明军的肋部。明军的阵脚必定会大乱。而再此之前,湖广之地的明军主力因为面前有汉阳孔有德等三王的掣肘,是不可能迅速回援的。而我军如果出现在了广一西,那么湖广的明军主力必然会为了回援他们的老巢而疲于奔命。此时汉阳的孔有德三王若再能趁势尾追这支明军掩杀一番,并与我广一西的大军形成南北合击之势。决战的地点就会出现在旷野荒郊,而野战中的明军想与我大清的铁骑交锋,无疑是在送死。如此一来我军便可以一战而全歼明军主力,继而追歼明军剩下的残余兵力,则天下可一战而定。”

何洛会的侃侃而谈并没有换来掌声,没有人对他的计划赞扬,也没有人提出反对。他的计划即使再完美,其他的几位固山也不可能凑过来拍他的马屁,万一这种谄媚的马屁一巴掌扫到了摄政王多尔衮的脸上,哪怕是扫到了多尔衮的爱将谭泰的脸上,这些人的前途也就危险了。党同伐异,适用于所有政客。

</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